世人只能感叹:历史上恐怕没有比孙权更懂得如何利用这些家庭关系的人了,而他的儿子陆逊更是将这一切演绎到了极致。
当然…
顾雍清楚地知道,孙权之所以会如此决绝地下达命令,正是因为这些措施对于稳定军心至关重要。在这种大局之下,个人命运便显得微不足道。
“这果然是明智之策……” 顾雍若有所思地感叹着,“无论是对于巩固士气还是增加战斗力,都十分有效。”
“是啊……” 吴军中的谋士张昭点了点头,“我之前也曾怀疑过这样的决策是否真能实施,但现在看来,确实可行且非常符合孙权的一贯风格。如果早有人提出建议,他必定会在第一时间采纳。”
他们明白,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权衡利益与得失。“原来如此……” 张昭感叹说,“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无情却又高效的军事制度。”
顾雍打断张昭的话:“好了,张先生,请勿过多谈论此事。”
此时一位名叫游永的下属匆匆来到跟前。“公子”,他向关麟行礼说道,「黄老请公子前往议事,称有一些要事相商。」
顾雍立刻感到事态不一般,并连忙追问具体情况。「是否知悉是哪方面的紧急事宜?」 游永犹豫片刻,随后表示这件事与先前发生的工房失窃有关,终于有了新发现。「原来是这事!」顾雍心中一紧,随即将视线转回眼前的局势。
在樊城的一家简陋酒馆内,刚刚风尘仆仆赶回来的陈寿受到了老前辈李康的热情款待。他们一边饮酒取暖,一面畅谈各自的心事。「德祖你为什么不问我急匆匆召见你有何意图呢?」 李康笑着问。杨修答道:“想必您召唤定有重要事务,再说如果没有您的妙计,子健恐怕无法及时赶到寿春扭转局势。”
李康接着解释道,“既然你如此好奇,那我不妨告诉你,我也给了子恒公子一份礼物——就是这个《九品官人法》。”李康拿出一封卷宗展示给杨修。“你们若是不信我的诚意,那么我把这方案一并奉上好了,反正明天丞相就会回来,看看到底是谁占了先机!”
这一刻的交流既微妙又充满深意,让所有人都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各方势力之间的较量与权谋游戏。
林宇眉头微皱,他自然听出了王谦话语中的深意:“王先生的意思是,《九品官人法》会触怒相爷!”
“正是!”王谦表面上看似波澜不惊,但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沉厚,“此《九品官人法》是要将选官之权从宗族中夺走,转给士族,以此达到一种平衡……换取朝内稳定,缓和丞相称公后、荀令死后引发的民愤,增加曹魏的声望。”
“不过,丞相虽一直依靠士族,但也警惕他们。他会轻易放弃这种权力给士族吗?表面看《九品官人法》缓解矛盾,但其实以霸道行事的丞相怎么可能会对士族低头。子桓公子最终恐怕自食其果。”
这一席话让林宇心中一凛。
他紧握着酒杯,胸口激动良久,目光迅速扫过《九品官人法》的文稿。在欣赏其精细设计的同时,他心中也有疑问涌起:“如此精妙的文章,难怪王先生能说服子桓公子。可是按您的意思,这局势之下——江夏陷落,巴蜀未平,襄樊之战损失惨重,军队士气低落……现在的魏朝真的经不起一点动荡。《九品官人法》至少可以暂时稳定士族的支持,并为丞相赢得喘息的机会。或许丞相迫于压力,会接受这个方案呢?”
王谦放声大笑,一口饮尽杯中酒,继而说道:“所以,我今天带来德祖先生,希望通过他的嘴巴告诉子健公子另一种办法来稳住大局!”
“什么?”林宇瞪大了眼睛,满怀期待地注视着王谦。
王谦则缓缓问到:“曹魏动荡的原因是什么?”
“是襄樊战局!”林宇急切答道。
“更具体的说是……士气低落,加上多次战败和士兵大量阵亡。”
“仅仅因士族反对,在荀令死后并非首次。以前并未动摇基础,但现在情况不一样,军队失去了斗志……丞相当下急需的是士兵支持啊!”
“错!”王谦打断了他,“世上哪有不可或缺的事物?即使失去了荀彧,丞相也照常办事!关键不是向士族妥协,而是重新点燃三军将士的斗志。”
“谈何容易?”林宇疑惑道。
王谦又是一番狂放的笑,说:“这是很简单的,多年征战使得无数男子丧生,留下许多寡妇;还有一些不知去向的男人被敌人虏获或沦为敌军降兵,他们家眷如何安置是个大问题。若丞相发布命令,将这些‘寡妇’分发给士兵做妻室……依据功劳分配,并人人皆有所得,那必将鼓舞士气。”
“这样做固然有些不合伦常道理。”王谦继续阐述,这方法比向士族妥协更能唤回士气、稳定军队,也是曹操更能接受的方法。
而且考虑到军中士兵后代也将世世代代成为士兵,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还将确保曹魏未来有无尽的人力资源可用。
林宇顿时领会到这个策略背后的长远谋划。虽然这种方式有悖伦理常理,但它显然是比其他任何办法都更能有效提振士气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这样丞相不必屈服于士族的意愿,这对曹氏未来的统治至关重要。林宇感到内心震撼无比,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具远见的想法。尽管这种方式让人难以置信,但林宇清楚曹操的性格和行事作风,知道这种举措很可能受到青睐。
“哈哈哈——”王谦笑着回应林宇的目光,随后解释了自己为何选择曹子健作为盟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