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月下共谋·互生情素(2 / 2)

衣冠谋冢 欧阳少羽 1386 字 9天前

这几乎等同于默许!孤仁盛的心跳漏了一拍,一股暖流悄然划过心间,连手臂的疼痛都似乎减轻了几分。他看着她的侧影,月光为她镀上了一层清辉,那份属于“阿月”的柔和与属于“镇北侯”的坚毅奇异地融合在一起,让他心弦微颤。

“看来阿月也是被作局了。” 孤仁盛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同病相怜的沉重,“不知做局之人,是否也与上官止有关?” 他将话题引回共同的敌人,试图压下心中那点悸动。

“这个我倒是不清楚。” 林汐月摇摇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我本欲查北境军需贪腐的线索,那笔款项数额巨大,去向不明,直接关系到边军将士的生死和边防稳固。谁知,正好撞见我那‘好弟弟’林修闲和武王李继在密谋,欲杀我夺侯位和兵权!” 她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和刻骨的寒意,“被他们一路追杀至此,山穷水尽之时……辛得公子相救,这才活了下来。” 她再次看向孤仁盛,这一次,目光里是纯粹的、不掺杂质的感激。那句“幸得公子相救”,是她第一次明确表达对他救命之恩的感谢,也悄然将两人的关系拉得更近。

孤仁盛感受到了这份真诚的谢意,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和责任感。“公子”这个称呼,也比“县令”或“孤大人”更显亲近。他叹道:“看来这大雍宦海,已是风起云涌,暗流汹涌了。阿月……之后如何打算?” 他自然而然地用了新称呼,带着关切。

“现如今,” 林汐月的声音带着无奈和坚韧,“林修闲与李继筹谋已经,我早已被慢慢架空,他们已取得了大部分的镇北军军权,而我只有少数亲信还听我号令。只能先隐姓埋名活下去了。世人以为我死了,这反而是我的优势。看看他们接下来还有什么举动,露出什么马脚。” 这是蛰伏,也是等待反击的时机。

孤仁盛看着她在逆境中依然冷静谋划的模样,心中敬佩更甚,同时也涌起一股想要保护她、与她并肩的冲动。他沉吟片刻,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也好。阿月……不如就随我在这通县住下?”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为诚挚,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此处虽非上京繁华,但也算一隅之地。我们……徐徐图之。”

他提出了邀请,更提出了“我们”这个概念。这不再仅仅是收留或暂时的合作,而是邀请她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雨。

“在下表字穆之,” 孤仁盛补充道,声音温和,“阿月要是不嫌弃的话,以后就叫我穆之吧。” 他主动告知表字,是文人之间表示亲近和信任的重要方式,更是对她允许称呼“阿月”的回应。他希望与她建立一种更为平等、更为私密的关系。

林汐月静静地看着他。月光下,这个文弱县令的眼神却异常坚定明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和担当。他手臂上包扎的布条在月色下清晰可见,那是为她(或者说因她带来的麻烦)而受的伤。他收留了她,保护了她,现在又邀请她留下,并肩作战,甚至愿意分享他仅有的“一隅之地”。

“穆之……” 林汐月轻声重复了一遍,仿佛在品味这两个字的重量。她看着他,最终,那清冷的眸子里漾开一丝极淡、却真实的笑意,如同冰层下悄然流淌的暖泉。

他轻轻颔首,只回了一个字:

“好。”

目前来看,阿月所调查的军需贪腐案似乎与上官止并无关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此结束,反而让人对通县的情况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和担忧。

通县的水究竟有多深呢?从表面上看,上官止与这起案件似乎毫无瓜葛,但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也许在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涉及到更多的人物和势力。

阿月的调查或许只是揭开了这个谜团的一角,而真正的真相可能还深埋在通县的黑暗之中。要想彻底查清这起军需贪腐案,恐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在这个充满迷雾的局势中,阿月需要保持警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她也需要小心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阻力和干扰,以免被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