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日上午必定准时去静思轩“查房”,美其名曰查看林大人恢复情况。他手法专业,态度温和,谈吐风趣幽默,常常逗得林如海展颜,连带着王氏和林忠也对这个俊俏又懂事的少年郎越看越喜欢。贾瑛带来的那些“特效药”(主要是磺胺粉和提纯过的三七粉)更是效果显着,林如海的伤口愈合速度肉眼可见地快,炎症也控制得极好,让张掌柜啧啧称奇,恨不得拜师学艺。
下午,贾瑛则带着老吴,由林忠或府中熟悉扬州的管事陪同,在扬州城内四处“闲逛”。他看似漫无目的,实则目标明确——考察扬州的商业环境,尤其是盐业相关的情况。盐铺、漕运码头、盐商聚集的街巷……他看得仔细,问得深入,从盐价波动、私盐泛滥程度到盐引(官盐凭证)的运作、盐丁的生活状况,甚至一些官场上的微妙关系,旁敲侧击,总能从管事和市井小贩口中套出些有用的信息。
老吴则像个尽职的账房先生,不动声色地将贾瑛询问的关键信息、观察到的细节以及扬州城内的物价、人流分布等一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上。他的字迹工整清晰,偶尔还会画些简易的图示标记位置。
贾瑛的亲和力在这种时候展露无遗。他对市井小贩毫无架子,买串糖葫芦也能跟摊主聊半天,言语风趣,常常逗得人哈哈大笑。对林府的管事更是客气周到,时不时送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比如他自己工坊做的便携式指南针或者加了薄荷脑油的提神鼻烟壶),很快就和府中上下打成了一片,连看门的护院见了他都笑着打招呼。所有人都觉得这位贾公子不仅本事大,人还特别随和有趣。
林如海在病榻上,自然也听林忠汇报着贾瑛的动向。当听到贾瑛并非只是在游玩,而是有目的地考察盐务相关,甚至问的问题直指盐政弊病核心时,林如海心中的惊讶和欣赏一日胜过一日。这个少年,不仅武力超群、精通医道,竟还对国计民生有如此深刻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这绝非寻常商贾所能为!
这一日午后,阳光透过精致的雕花窗棂,暖融融地洒在静思轩内。林如海靠在引枕上,精神比前几日好了许多,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贾瑛刚为他换了药,伤口愈合得很好,粉色的新肉已经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