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人工智能和算力技术的交换(1 / 2)

没有太多令人意外的地方,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进行的第一次具体的技术交换,就是人工智能以及对应的算力技术领域。

一方面,斯托文明有这方面的技术需要,

从斯托文明的‘神圣决策者’诞生开始,‘神圣决策者’本身的智能程度就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斯托文明整体的发展,

当然,同时,斯托文明的长期发展路线其实也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强大‘神圣决策者’的智能和可以调动的算力,

当斯托文明的‘神圣决策者’有朝一日,从强人工智能真正蜕变成智能生命,

受此影响,斯托文明整体,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

所以,在过往与宇宙中其他遭遇过的文明交流和接触时,收集关于不同的人工智能技术,算力技术,也是斯托文明的主要目标。

另一方面,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这也是一次很有期待空间的技术交换。

在斯托文明的‘神圣决策者’就是强人工智能,而斯托文明在该领域研究了这么些年的情况下,

几乎可以确定,在强人工智能技术上,斯托文明一定是有独到之处。

在双方都有就该技术进行交换或者说交易想法,同时这项技术交换对于双方文明都有利的情况下,

这项技术交换自然开始推进。

不过,

不同于此前已经持续进行的理论层面的交流,

涉及到具体技术层面的交换,双方还是更加谨慎的。

……

谨慎的地方在于,不同于理论层面的交流,虽然能够扩大双方文明对各领域的认知,乃至形成新的理论,从长期来看,一定是能够推动整个文明发展的更快,走得更远,但从理论到实际,需要的时间,短时间内,对双方文明的技术实力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直接的具体技术交换就不同了,成熟的技术双方文明拿回来之后,马上就能够用上,直接就能够对双方文明的技术实力造成改变。

对于长期在宇宙中迁徙的斯托文明来说,肯定是偏向于进行技术交换的,

哪怕在同一领域的技术上,他们走得比人类文明或者说其他遭遇的文明更领先一些,

但本质上,这跟理论交换一样,都是无本生意,只要在交换中的确有收获就不亏。

后续和他们交流交易过的文明快速强大起来的时候,他们也早已经离开了这片星空,对他们也产生不了影响。

唯一的顾虑,其实就是双方文明还在同一片星空的时间里,

双方的技术实力因为技术交换,从原本较稳定的状态,变得失衡,

这样对于双方文明来说,就都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其实情况也是一样。

如果斯托文明拿到人类文明的某项技术之后,突然就像是补足了某样跨时代科技的最后一道门槛,科技出现了飞跃,

要是斯托文明呈现出对人类文明的碾压性优势,

那斯托文明的神圣决策者是否还会决定和人类文明进行友好交流,就不确定了。

所有双方文明虽然早早的确定了,将要进行首次技术交换的领域,

但在进行技术交换时,双方都是不厌其烦的,就像是挤牙膏似的,一点点往外吐,

互相之间都格外小心。

唯一比较好的是,

在此之前,双方文明在各学科理论层面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交流乃至于研究合作,

对于对于拿到己方的技术之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可预期性。

这也是双方文明,能够在此刻进行技术交换的基础。

……

这项关于强人工智能,以及算力技术的交换,

秦裕作为人类文明的‘人工智能之父’,自然也有关注和参与。

关于强人工智能,以及算力技术分享给斯托文明的部分,都是在秦裕确定之后,才交到斯托文明手里,

斯托文明分享过来的相应技术,也实时汇总到了秦裕手里。

在强人工智能,以及算力技术上来说,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

在技术基础上,双方文明就有很大程度不同。

人类文明目前是以碳基芯片构成的若干算力塔,作为算力基础,支撑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的运行。

而斯托文明,某种程度上,算力装置也算是碳基的吧,

但走得是另一条此前人类文明负熵研究院未曾走通的道路——生物计算机。

更准确说是,电子和生物联合计算装置,

同时借用了‘生物’的微观复杂度和电子的信息传递速度,创造出来的一种算力强大的算力单元,

然后以数量庞大的算力单元,构成了支撑斯托文明中‘最终决策者’持续运行的算力基础。

从算力技术的表现来说,斯托文明在算力技术上是比此刻的人类文明要强不少的。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好令人失望的。

斯托文明已经不知道在宇宙中迁徙多少年了,而算力技术有关系到斯托文明整个文明的命运,是斯托文明的优势领域,

要是斯托文明在这方面技术还没有人类文明强大,那倒是更让人失望。

现在,这种情况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相当于人类文明在这方面的技术交易上赚了,

人类文明在算力技术上,可能将迎来较大的飞跃。

当然,斯托文明不亏,人类文明这些年,几乎将算力技术中,碳基芯片相应的技术攀到了顶峰。

能够得到人类文明的碳基芯片技术,对于斯托文明自身的算力技术发展也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

不过,

斯托文明在电子和生物联合计算单元的相关技术中,其实也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湿件’上,在相应的技术理论上,斯托文明有不少含糊不清的地方。

不是斯托文明不愿意向人类文明分享这部分知识,

而是这部分对于斯托文明自己来说,也属于黑箱。

就跟人类文明早期的大气层内的飞行器一样,

表面上有很多理论,描述飞行器为什么会飞。

但深究下去,到更底层,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说不太清楚的问题。

只能说,过去的经验表明,它这样能够飞。

放在斯托文明的生物计算机上,情况也是一样。

在生物计算机上,斯托文明还是有不少弄不清楚的问题,

但不影响电子与生物联合计算单元的构建。

而这些问题,大概能够成为之后两个文明合作科研的目标。

此外,

除了交换和交流了双方文明目前主流正在使用的算力技术,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之间,还就一些双方文明都还处于研发过程的算力技术进行了交流。

比如,光量子计算机。

在这方面,斯托文明与人类文明一样,都抱有很大期望,

但双方文明的量子计算机技术,基本卡在只能够应用在少数领域,难以解决经典问题的层面。

不过,即便是技术研究卡在类似的阶段,

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在研究路径和研究思路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

这些差别,在交流之中,对于双方文明来说,则是一些新的启发,也算是不错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