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败童贯(1 / 2)

宋江摆好阵势,就传令把催战的锣鼓不住声敲打起来,催促童贯来战。

这样很有意思,童贯为什么不在宋江摆阵的时候派将领兵攻击?宋江为什么不在摆好阵后立即派将主动攻击?

这是棋手之间的礼仪吗?

不一会儿,俺听见童贯军中金鼓旗下也发出三通擂鼓之声,门旗下冲出一员大将,头戴铁蹼头,身穿白袍银甲,胯下一匹花青马,手里使一口大杆薙刀。

这人兜住马,横着刀,对着梁山阵上厉声大叫:“无端草寇,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为泥,悔之何及!”

宋江正南阵中,先锋官秦明,听了此话,狞笑一声,一拍赤红战马飞奔出来,也不打话,舞起五十斤重的赤头铜钉狼牙棒直取这人。

两马相交,兵器并举,一个使棒的当头便打,一个使刀的劈面砍来。四条臂膊交加,八只马蹄撩乱。二将来来往往,斗了二十余合。秦明卖个破绽,放这将赶将入来,劈头一刀却被秦明侧身一闪,砍了个空。秦明趁势手起棒落,把这大将的脑袋一棒子打中,铁蹼头瘪了,头骨碎裂,七窍喷血,死于马下。

秦明的两员副将单廷珪、魏定国,飞马直冲出阵来,砍了人头,抢了那匹好马。

东南方门旗里,双枪将董平看的眼红起来,尖声大叫:“冲啊!杀童贯!”,这声音尖利撕裂,如同阵前起了霹雳。董平两条铁枪高高举起,如同螃蟹挥钳,把马一夹,直撞过阵来。。。这是没胡子的半个太监要打那个长胡子的真太监!

童贯这人奇怪,武艺高强。。。没想到年纪大了,胆子却小了?只见他在台上见了,面皮一变,飘身而下,直接落在战马上却勒回马望中军便走。。。俺想不明白!杨戬在血枫岭能被俺吓退,是因为积年重伤已经压制不住;这童贯一吓就退,是何道理?

西南方门旗里,急先锋索超看了董平如此,也是急了,大叫道:“捉了童贯!更待何时!”手轮大斧杀过阵来,马后军兵跟着一拥而上。

秦明见了两边都冲杀过去,也招动本队红旗军马,一齐抢入阵中,来捉童贯。

南面这三队军马也就九千多人,却心气高涨,大刀阔斧冲进官兵阵中,杀得童贯三军人马,大败亏输,呼啦啦退出三十里外方才扎住。

吴用也早在阵中鸣金收军,传令道:“且未可尽情追杀,略报个信与他。”

梁山泊人马都收回山寨,各自献功请赏。

俺奇怪童贯一战而退,就跟着他的军马过去。看童贯扎寨栅安歇下,会集诸将商议。

有一将出来说道:“枢相休忧!宋江这贼知得官军到来,预先摆布下这座阵势。官军初到,不知虚实,因此中贼奸计。想此草寇,只是倚山为势,多设军马,虚张声势。一时失了地利。我等且再整练马步将士,停歇三日,养成锐气,将息战马。三日后,将全部军将分作长蛇之阵,俱是步军杀将去。此阵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都要连络不断。决此一阵,必见大功。”

童贯道:“此计大妙,正合吾意。”即时传下将令,整肃三军,训练长蛇阵势。。。

恁娘,俺不懂战阵,可也觉得不怎么靠谱!这大宋的将军们都喜欢用阵吗?童贯摆阵!这将也摆阵!还长蛇阵。。。

听说是老赵家第二个皇帝,那个挥玉斧头砍了赵匡胤的赵光义,带兵打仗不如他那哥哥,却甚是喜爱摆弄军阵。每次出征前,赵光义都会提前绘制好军队的布阵图,给手下的将领几张阵图,带兵的将领必须严格按照皇帝的阵图来作战,不能擅自更改。。。可惜这货是个蹩脚的棋手,手里的棋子因此死伤惨重!

李忠说这人其实很厉害,能把驴车开的急快!是有名的高粱河车神。。。

后来,赵光义又亲自编排了一种阵法,叫“平戎万全阵”,他将这种阵法教授全军高级将领,然后命将领组织军队进行学习演练,不求杀敌,只求防御!这是被真人打怕了。

这个童贯,传说的惯会用兵。。。似乎不怎么属实啊!!!他选的这些大将似乎也很一般。。。要不要俺直接做回刺客,弄死他拉倒?。。。还是算了,不能再坏了宋江哥哥的招安大计。俺已经决定,宋江招安后俺就离开,所以俺还想助他赶紧招安算逑。

三日后,童贯的官军再来,一字长蛇阵朝水泊挺进,直进到水泊边上也没遇到梁山兵马,反遭了故意留在水面上张顺的戏弄。之后的童贯就开始愤怒,被朱仝、雷横两人且战且退引进包围圈,中了宋江、吴用的十面埋伏之计。

俺在几里地外的高处跟着童贯游走,看到了一场真正的军队厮杀,比起曾头市那场夜战,要惨烈太多!马上战将在这种场合下,那才是威风凛凛,飒沓流星!只有真正冲击起来,马上战将的可怕威力才真正显现!嗯,以后对付这种战将,还是要控制他们的移动范围!。。。不过,俺比僵尸还硬的身躯对付已经冲击起来的马将也是轻松,曾头市那个金将苏定,就是被俺硬碰硬,直面飞奔的战马,磕飞大斧,打断马腿给弄死的。。。俺也有技巧,泰山顶上悟道的两式刀法还一直未曾真正使用,那一刀下去,刀芒出去十几丈,估计可以斩断十几、几十马匹。。。看来,好刀还是要想办法准备一把的,最好刀头长一些,有个五尺左右,加上刀柄,全长在八尺以内即可,反正俺也有那槐木瓶子五鬼空间可以收纳。

这场大战中的马上斗将也很精彩,童贯这太监看着似乎还是个武痴,好看热闹,在逃命之中,遇到斗将,居然还看的津津有味!他这胆量忽大忽小的,很是变态!

变态意思就是心修的歪了,不正常了,扭曲。。。这是李忠解释的。他曾经分析说梁山上的好汉很多都是变态,有多重性格,就是魂、意、心方面有问题!不能分清主次,从而对身体的掌控出现问题,会喜怒无常,好恶变换。。。这样的人基本完了!对于修士来说,就是走火入魔。

变态的童贯大败特败,差点丢了性命,带来的十万大军三停折了二停。最后童贯和一员大将带着残兵逃往东京方向去了,其他官兵将领都死在这场大战中。

宋江因为想着招安嘛,见到战局已经稳了,就不肯尽情追杀。他还惟恐众将不舍功劳,要追杀童贯,就火急差戴宗神行奔走传下将令,布告众头领,立刻住手,收拾各路军马步卒,都回山寨请功。

各处就鸣金收军而回。

又是鞍上将都敲金镫,步下卒齐唱凯歌,斗志昂扬纷纷进入梁山泊,精神抖擞个个同回宛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