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1 / 2)

黄裳又跟俺讲他了解到的大宋朝对付江湖武人的几个势力。

“大理寺这个衙门,自古有之,历朝历代掌刑狱大案,缉拿全国。我朝设大理寺卿一人,大理寺少卿二人,大理寺正二人,推丞四人,断丞六人,司直六人,评事十二人,主簿二人。

大理寺卿以下的官员皆是文武双全的高手,放在任何武林门派,都是门主一级的人物!

他们,文必须进士出身,自身武功必须经过大理寺七成官员认可才行,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是打进去的。只有这样的,皇帝才会任命其任职大理寺。否则,入不了大理寺。

当年那个包拯包青天,入大理寺后,无师自通,差点儿就修成阳神了!他在时,三把铡刀皆是他自己打造的法器。听说他死后成为阴间之神。。。我以前不信,直到检校道藏,顿悟真炁修成阴神后,方才信了。这个妙真的五鬼术,更是验证了这种可能。”

“大理寺的这些官员下面还有众多的武功高手稽查全国,这些高手就多为江湖人物,其家族历朝历代都有人为大理寺做事。。。对这些人来讲,大理寺实际算是个千年门派,他们通过这个门派编织了关系网络,共享信息和资源。。。甚至是那些从进士入住大理寺的,也有很多就是这些家族中人。”

“哪怕没了朝廷,大理寺还会在运行,直到新的朝廷出现。”

嗯,俺觉得这大理寺很可能是诸子百家联合起来在朝廷立足的组织。

“六扇门,却是本朝开创,是太宗时候进宫的太监陈琳,在真宗时受皇命创立的。六扇门对外为大宋皇帝弹压各大门派,探查江湖绿林消息,消灭潜在危害大的不安武人;也暗地里监察百官;对内护卫皇帝和后宫安全。

陈琳此人根性极佳,乃是上智之士,曾随真宗封禅泰山。他开创了一门太监才能修炼的诡异内功,炼成一身快绝身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个快字就够人喝几壶了,他偏偏阴极生阳,那内功实际乃是极阳之功,内力雄浑,延年益寿。传说陈琳活了一百三十岁,在宫中一百一十年,历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六朝,在哲宗元符年才随着哲宗一起去世了。杨戬,乃是陈琳老祖亲传。你看,杨戬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还仿佛青年。不过他在哲宗绍圣年间弹压大宋武林,出力甚多,受的伤也不轻。我估计他也就这几年好活了。”

“道君皇帝对道教神仙十分喜爱,盛赞杨戬为二郎神在世,亲自给了他一个妙道二郎的绰号,还要求杨戬按照二郎神麾下众神名头改造六扇门,将手下能人异士重组,因此有白猿、黑牛、黄狗、赤猪、青蜈、绿蛇和紫羊这七杀。

第一代赤猪就是被春十三娘弄死的五通刚鬣朱真,这人加入白莲社做卧底。

第二代赤猪就是春十三娘。杀了六扇门高手,自然要付出代价,被杨戬收进六扇门。呵呵,没想到却勾结外人劫持杨戬侄子,杨戬这两年一直没找到谁在弄他。

。。。这赵佶明明有赤猪那套采补法门,却还要召妙真进宫,估计赤猪那套东西他练不好。

呵呵,其实他练的已经很不错了,几代大宋官家的生育能力都不怎么样,赵佶却是不错!子女众多!

赵佶虽然修行天赋不怎么样,但他的精神却很好;虽然习武的天赋也不怎么样,但他的身体却很好。

估计还是想从采补法门进修行之门。

这人,唉,只顾他自己,独夫也!也是,皇帝嘛,有几个能像仁宗一样?为什么皇帝们称呼自己为寡人,他们心知肚明,他们都是独夫也!

杨戬麾下还有扑天金眼雕、锦毛细腰犬、金毛童子三使。

另外,就是一千二百草头神。

现在的六扇门,只怕杨戬一旦身死,就会分崩离析。那李彦,很难服众。”

“还有童贯、梁师成、李彦几人,修的都是陈琳所创功法,都是杨戬所传。李彦是杨戬的接班人,六扇门第三任瓢把子;童贯被道君皇帝派出带军队;梁师成制约文官。这几人才是道君皇帝的真正心腹。”

“周侗,原来是少林寺和尚,打破了少林十八铜人阵再回俗世,外号铁臂膀。他替朝廷做事几十年,在军中东京御拳馆镇场。此人武功极高,当年为朝廷弹压武林也出了不少力量。此人六十岁后,不仅武林功夫登峰造极,把那军中的技艺也练到家了,弓马纯熟,枪矛槊戟都有高妙奇招儿,这才起心收徒。

所以周侗这人虽然出身少林,但已经不是少林寺一家,算是另立门户了。

他三个徒弟功夫都挺厉害,尤其是以军中的马上功夫见长。。。这周侗,估计是在军中待的久了,感觉军中技艺杀伐起来比江湖手段高效。。。如此看来,他未得少林寺《易筋经》内功心法,走的还是外功,只是他天赋异禀,由外及内了。但传授给弟子的,却多是军中功夫。”

“大徒弟叫林冲,本身家里就是军伍世家,有传承,拜他门下学习,学的枪棒无双。曾做过禁军教头,可惜被高俅搞的去了梁山落草;二徒弟叫卢俊义,这人祖上就是大名府有名的财主,特意到东京拜他学艺,练得都是周侗教的功夫,故此学的最精,尤其是马上一根大枪,据说可以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但这人无心官场,学成后回大名府当财主了。三徒弟叫史文恭,学成后去了燕云十六州及更北方闯荡,号称北地枪王。听说还有了四徒弟,还是个小娃娃,听说叫岳飞,相州汤阴的,那周侗也八十多岁了,离开东京去了那里,估计是想埋骨在那里了。这些年风雨飘摇,北方异族蠢蠢欲动,他们这些马上的技艺可能要发挥出来了。”

“我大宋的战将这些年已经大不如以前,被文官集体打压。就这样,这些武官战将还瞧不起江湖手段!甚是可笑啊!他们借助马匹之力,甲胄防护,长器械之利,与无甲胄,拿朴刀、手刀的同实力江湖人对打,自然占尽优势。但是一旦遇到江湖高手,一把拉下马来,一刀就从甲胄缝隙中砍掉了脑袋!我带领禁军剿杀魔教,呵呵,那些自大的校尉就这么死了好几个!”

黄裳讲完朝廷涉足武林的势力,又说了倭国蛮夷插手魔教起事的信息。

“方腊身边还有一个叫石宝的,擅使流星锤。他有一把大版倭刀,名字叫披风刀,端是切金断玉。此人身法诡异,善于隐藏,喜欢背地里下手,颇有倭国东密武者姿势,经应奉局查知,此人果然会倭语,六扇门再查,这人为倭国平氏,本名平石宝,是倭国豪强平正盛的弟弟。

平正盛其祖父曾托人转赠倭刀给朝廷重臣,欧阳修和司马光两人之中不知道是谁就写了一首《日本刀歌》:

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