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雾薄,终南山坳梯田层叠如卦。老农扶犁脊弓若问鼎,犁尖剖开冻土三寸,沟底忽露青铜观蝶币半角——币纹牛宿茸芽已破铜绿,芽尖玉露坠入墒沟,露中丈二尺三寸光纹如弦,系住山巅观星台残基。
“墒暖历魄。”
一个年幼的孩童,头上梳着两个小发髻,天真无邪地站在沟边,手里把玩着一只牛铎。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笑嘻嘻地将牛铎用力扔进了沟里。
牛铎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直直地落入沟中。铎舌与沟底的石头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这声音如同冲击波一般,震得周围的空气都微微颤抖起来。
而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那清脆的声音竟然如同有魔力一般,顺着空气传播,直直地冲向了不远处的一座古老石碑。石碑顶端的承露盘,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竟然缓缓地倾斜了起来。
承露盘失去平衡,开始沿着山梁滚动。它越滚越快,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一路疾驰而下。最终,承露盘重重地撞击在山脚下的一块桃木砧板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撞之下,承露盘的底部竟然深深地烙印在了砧板上,形成了一幅清晰的篆文图案——“人正历元”。而就在这砧旁,一只陶釜正在熊熊燃烧,釜中煮着的,正是《夏小正》中记载的“农率均田”的黍粥。
黍粥在火的熬煮下,不断翻滚,热气腾腾。这些热气升腾到空中,遇到了寒冷的空气,瞬间凝结成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覆盖在陶釜的盖子上。而这层白霜,竟然神奇地呈现出了洛书九宫的图案,宛如一幅精美的霜图。
霜图“五”宫绽蕊。
蕊心潼关残桃化刃,刃光削开冻河!冰窟涌出文王羑里百茎蓍草,草根缠住周昭王軿车残辕。辕上“辰弗集房”刻痕突抽桑枝,枝梢伯邑考冰弦自鸣,奏《豳风》“九月肃霜”律——律波漫过梯田,垅间龟甲纹浮凸:
- 阳纹刻张衡地动仪蟾背桃疤
- 阴纹镂司马迁掌中墨斗量雨线
刘彻解玄裳为帆。
帛展八荒,玄鸟纹离帛耕云!云浪间千童执耒破雾,耜尖牧野血锈遇光化霞,霞染终南群峰:
- 太乙峰种宿
- 圭峰耨辰
- 首阳刈斗
- 翠华廪星
楚云归掷剑化犁。
鞘脊“敬授人时”四字脱作燕阵,衔《礼记·月令》章句补墒:“孟春,獭祭鱼,鸿雁来。”字落处冻土酥融,垅底突浮武王断耒残麻——麻丝渗血绘牛宿开眸,瞳光温润如初阳。
“眸更正朔。”
老农犁深三寸。沟底青铜观蝶币尽碎,碎屑凝作二十四番花信风:
- 小寒一候瑞香风,卷浑天残环归犁铧
- 立春三候望春风,熔冕旒垂旒作耒锷
- 谷雨二候戴胜风,织《九章》算筹为蓑衣
风歇时童谣起:
“星宿种南亩哎——辰漏耨东皋!刈获河汉满哟——廪开正朔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