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吴三桂反了(1 / 2)

当钦差宣读完毕,王府内一片死寂。夏国相注意到岳父的手在微微颤抖。

夜深人静时,吴三桂召集心腹密议。胡国柱怒道:“康熙这是要逼死王爷!所谓护送,实为押解!”

夏国相阴冷地说:“岳父,事已至此,不如……”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吴三桂沉默良久,突然拍案而起:“好!既然康熙小儿不仁,休怪老夫不义!传令各部,秘密备战!”

凭心来说,吴三桂也不想此时造反,毕竟自己背叛过大明,如今再背叛大清,人品会被世人质疑。

“假如康熙能忍忍,我也能容忍,大家相安无事比什么都好。”

吴三桂又使出第三招试探,他希望康熙是误会了自己意思。

吴三桂按照往常惯例,上书推荐亲信出任云贵两省官员,一方面保住地方控制权。第二试探康熙是否真削藩。

在推荐书发出后,他命人通知儿子吴应熊马上脱身回云南,吴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长子,康熙为了防止吴三桂图谋不轨,把吴应熊留在了北京。

吴三桂把儿子当成刺探朝廷秘密的内应,康熙则把吴应熊当成了牵制吴三桂的人质。

各有各的目的。

话分两头,当康熙看到吴三桂提请的“南选”官员名单时,冷笑一声:

“你以为你是谁,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又是试探!”

他转向明珠,“拟旨,所荐官员一概不准,另派朝廷命官赴任。”

当康熙这道圣旨送达昆明时,吴三桂彻底明白了,康熙已决心削藩。他撕碎圣旨,仰天大笑:“黄口小儿,欺吾太甚!”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等不及了,他不知道是何原因,儿子吴应熊没有回昆明,莫非……?

不管这么多了。

他首先命人联系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接着又通知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在广东响应。

同时囚禁忠于大清的尚可喜,联系台湾岛的郑经……

随后,吴三桂命女婿胡国柱,诛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檄文,正式起兵反清。

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打的旗号是反清复明。无形之中增加了号召力。

不到十天功夫,各地将军纷纷起兵响应,如广西将军孙延龄,他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

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深、四川巡抚罗森、贵州巡抚曹申吉、襄阳总兵杨来嘉、陕西提督王辅臣等。

这些掌握军权或地方实权的官员,他们的响应壮大了吴三桂的势力,使叛乱迅速蔓延至多个省份。

……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动。

太和殿内,大臣们乱作一团。兵部尚书王熙颤声道:“吴三桂用兵如神,如今云贵已失,湖南告急,

不如……不如效仿汉景帝诛晁错以谢诸侯?”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投向龙椅上的年轻皇帝。

康熙缓缓起身,声音沉稳有力:“削藩乃朕一人之意,与诸臣无干。吴三桂反叛,罪在朕躬,岂可委过他人?”

康熙想的是,吴三桂早晚会反,杀大臣不会阻止吴三桂造反。

康熙下令杀了吴应熊及其儿子吴世霖,这就断了吴三桂念头,康熙心中道:该来的早晚会来!躲不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