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箭术学有所成,苏砚在附近寻了处山坳,将团好的雪球用力砸在了树干上,制作了两个简单的标靶。
二愣还以为苏砚想打雪仗,正想着把雪球丢过去,就看到苏砚从筐里拿出两张拓木弓和一捆箭矢。
“砚儿哥,你真有弓箭啊!”
二愣擦着眼,兴奋道:“这玩意儿老厉害了,牛哥前年用弓箭打死头大野猪,卖了八两银子呢。可惜他被官府带走了,也死在了战场上。”
官府从石泉村强行征调的二十位兵丁,多半都是村里年青一代的佼佼者。家人本想着他们能给朝廷建功立业,给家里光宗耀祖,可换回来的却是官差的一句‘阵亡’,至今连一个铜板的抚恤都没拿到。
留下的孤儿寡母艰难度日,为了口吃得在家里低三下四,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只盼着孩子长大成人,让日子过得轻松些。
“二愣,练好了咱们也能打到野猪。”
苏砚将拓木弓递了过去。
二愣没敢接过去,“砚儿哥,俺怕弄坏了。”
“坏了算我的,你好好练。”
苏砚虽然对弓箭了解不多,却懂得基本步骤,二愣子在他的指点下搭弓拉箭,伴随着细微的嘎吱声,拓木弓被拉了个圆满。
“二愣,射那个白点。”
话音落下,离弦的箭矢钉在了树干旁的灌木上,入木三分。
“别过去,把箭袋里的用完再去捡。”
苏砚拽住想要过去的二愣,也开始搭弓拉箭,箭矢贴着树干消失在了草丛里。
连续九次满弓后,苏砚的手臂出现了颤抖的情况,也仅仅有两次命中靶心;二愣连续完成了十五次后,也无法将拓木弓拉直圆满。
十五箭,七中,命中率比苏砚高多了。
“二愣,好好练,咱们能不能在打到猎全指望你了。”
苏砚丝毫不嫉妒,二愣是他最好的兄弟,更是他的左膀右臂。他能尽快成长起来,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助力。
二愣挠着头,憨笑道,“砚儿哥,都是你教得好。”
两人练到中午,才朝着山下走去。拓木弓和箭矢都放在了筐里,人要学会藏拙,关键时刻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村民为了捞到更多的鱼,采用了两班倒的模式,生怕比别人落后。
大宅那边只剩下了三伯和四伯两家,爷爷年纪大了撑不住了,大伯仗着儿子是读书人,绝不会多干一点活儿。
二伯和儿子回家吃饭了,等下要过来换班。
苏芳看到苏砚,挥着胳膊喊道:“六哥,你在山里打到什么啦?”
三伯不悦道:“苏芳,别那么多话。”
“三伯,没事的。”
父亲过世之后,三伯和四伯两家没少帮衬母亲,苏砚也了解苏芳的脾气,“东西没打到,鱼倒是有几条,要不要分你些?”
“不要。”
苏芳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咕哝道:“打再多鱼也没我的份儿,爷爷说鱼都要留着卖钱,给大哥买笔墨纸砚。”
“年纪轻轻,觉悟倒是不低,想吃鱼了我去家。我管不了饱,让你解解馋还是可以的。”
苏砚揉了揉她的头发,看着正在啃菜团子的四堂哥苏战,“四哥,你也能带嫂子和孩子过去,不用不好意思。”
苏战摇了摇头,“小六,多攒点钱娶媳妇成家,别让五叔断了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