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苏砚,你别欺人太甚(1 / 2)

“老头儿让你来的?”

苏砚眉头微皱,对大宅的印象更差了。

“不是,我是来通风报信的。”

苏芳把大伯母说苏砚坏话,怂恿爷爷让李四海重新分家的事说了一遍,小心翼翼地道:“六哥,我爹和四叔没跟着掺和,你能不能也让我们跟着你赚些铜板?”

苏砚原本也没想撇下他们,“三伯和四伯如果愿意,可以直接来找我。”

苏芳高兴道:“谢谢六哥,我爹和四叔知道了肯定高兴的蹦高。”

苏砚板着脸道:“别着急谢我呢,我还有别的条件呢。”

“啊?”

苏芳缩着脖子,慌张道:“六哥,你不会要把我卖了吧?”

苏砚笑道,“你瘦和排骨一样,卖了能值几个银子。”

“那就好那就好。”

苏芳拍着心口,只要六哥不把她卖了换钱,剩下的事都好说。

苏砚说道:“河里的鱼不好抓了吧?你明天喊些关系好的人去捡柴,每捆两文钱,有多少收多少。除此之外,我每天还额外多给你五文。”

“谢谢六哥,我这就去找人。”

苏芳欢天喜地的跑走了,每天五文钱,攒三天就能买一斤五花肉。想到滋滋冒油的肥肉片子,口水都险些流出来。

为了提高产量,苏砚又雇佣了二愣娘。

她得知每天有三十文的工钱,高兴的红了眼眶;第二天一早,便领着二愣来到了家里,帮着磨豆子,熬豆浆,感觉少干一点活儿,都对不起苏砚给的工钱。

方杏儿跟着赵玉岚学习卤水点豆腐,制作红玉方的具体流程。

苏砚看着两人宛若亲姐妹,开心的嘴角都险些咧到耳根上。

当天上午,苏砚又租用了宋四狗的牛车,喊上二愣去了一趟平安镇,买了三百斤黄豆;以三百文的价格,从铁匠铺购买了五柄投矛。

随后又去了木工坊,拿着昨晚连夜画的图纸,问道:“师傅,几天能做出来?”

“这是有轮子的椅子?”

周木匠五十多岁,长得孔武有力,他的手艺在平安镇自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据说,他制作的木车,扔到水里泡十天,拉出来晒干都不会变形和脱榫。

苏砚笑道:“对,这叫轮椅,给不能行走的病人使用的。”

“轮椅?有意思!”

周木匠拿着图纸打量半晌,指着两个构件图说道:“这里画得不对,燕尾榫时间长了容易开裂,应该用抱肩榫。”

“不合理的地方麻烦周师傅帮忙修改一下,一定要坚固结实的木料。”

图纸是苏砚凭记忆,按照轮椅的模样照猫画虎得来的。

周木匠盯着图纸,不耐烦的道:“订金五百文,五天后来拿。”

苏砚付了订金,看到周木匠开始修改图纸,告辞后便离开了。

离开平安镇不久,后面便传来了乱糟糟的脚步声。

苏砚转头才发现来的竟是老熟人,鸿运坊的刘爷,身后还跟着五位赌坊的打手。

“苏砚,没想到区区几天没见,你就发了横财了。”

苏砚问道:“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