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汉军兵精粮足,区区合浦城,可以一鼓而破,您为何还要亲自前往?”
面对马谡的疑问,刘禅看着奔流的郁水,沉吟半天,这才将他与诸葛丞相的讨论说了出来。
无他,合浦南方有大片交趾接壤,这里气候炎热,就算是理工男的他,也知道这里的水稻甚至可以一年三熟。
而富足的生活,加上彪悍的民风,这里从大汉武皇帝征服之后,就历经了数次背叛。
即便是士家,对于这里,说的好听是统治,其实和地方自治没有两样。
通讯交通不发达的时期,想要让一个地方的民众产生民族归属感,比攻打城池还要难上百倍。
撼山容易,动心难。
刘禅比诸葛丞相更加适合的地方在于,他有千百年后的先进经验可以抄作业。
如何更好的团结百姓,如何真正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比喊一百遍还要好使。
而他身上的大汉正统光环,在面对地方官员,以及东吴兵将时候,更加好用。
汉家正朔,就算是现在的孙权,也只敢自称吴王!
汉贼不两立,只要蜀地朝廷还在,就始终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这个武器的犀利程度,刘禅最为清楚。
所以他才会抓住这个难得的窗口期,抽调大军南下平乱。
希望一切顺利吧,他还答应带着魏延陈到去狼居胥山游览一番呢。
打下一地,夯实基础,发展工业商业,藏富于民,让百姓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谋略更为犀利。将打下的地方和朝廷紧密联系起来,
这才是刘禅被诸葛亮丞相信任南下,并称赞他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缘故。
就连曹真也弄不明白,蜀地原本走钢丝一样的境地,是什么时候突破枷锁的?
……
“启禀将军,前锋艨艟已出虎门。”
传令兵来到楼船的顶层,向扶着栏杆的镇南将军吕岱禀告道。
吕岱点点头,看着海上汹涌的波涛,始终皱着眉头。
船队从番禺港(今广州)出发时,正值孟夏时节。
刚刚南下一天,就遭遇风暴,楼船直接被强风刮沉一艘,
整个船队在避风港待了足足五日,总算可以出海了。
风暴刚刚过去,现在的海面上浪涌依旧很大,吕岱船队只能贴近海岸线航行,速度根本起不来。
看着海面上偶尔跃出银鳞闪烁的鲻鱼,引得甲板上的士兵们发出阵阵欢呼。
士家阻隔了信息,他还是从海路才知道了交州发生动乱,此战是他自己抽调了广州的兵力前往平叛。
石亭之战后,吴王誓要复仇,根本无暇关注一个名义上臣服的交州。
对于吴王来说,一个偏远的交州根本无关紧要,
可是对于身为广州刺史的他来说,治下最为富庶的交州,可是关系到众多支持他们的世家商路。
就算他自己不想动手,这些广州郡真正的话事人,已经开始通过多方渠道向他施压了。
尤其是区氏,邓氏,以及步氏,催促的力度一天比一天大。
合浦港,那可是这些世家的钱袋子啊!
但是在吕岱自身来看,没有吴王的支持,光靠他自己出兵,那是割肉啊!
战船是国家的,这些精锐可都是跟随吕岱的亲兵!
如果不是还需要这些世家稳定地方,协助他治理广州,他可不想受这些家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