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负荆与南下(2 / 2)

刘禅接着说道:

“朕准备开发南中诸郡,教化百姓,李都护可愿前往?不强迫,只是征询意见。”

李严想了想,认真地点头说道:

“陛下所说,严颇为认同,愿为陛下分忧,前往南中。”

刘禅点点头,

“都护不用着急,朕不会让你自己一个人去,给朕一个月的时间,朕给你准备一批学生。”

“朕的烈属学堂明日就开课了,都护有时间随时可以来看看。”

陛下什么时候又弄出一个学堂了?烈属?不是世家子弟,也能读书?

李严有很多疑惑,不过他还是选择先看看情况,再说话。

被陛下教育这么一次,他也应该引以为戒了。

在外人看来,李严还是那个臭脾气的李严,公开怼了一次陛下,又去负荆请罪,

恐怕大势已去,而到成都宅邸的李严也不去解释,闭门不出。

过了几日,从丞相府发出了调李严巡南中,主教化之责,更是加深了世家的印象。

南中能有什么教化?这是远远流放走的架势。

陛下冬日开启的学堂,有些世家子弟加入进去一些日子,纷纷退了出来。

都是一些恤孤令上的普通百姓少年,很多都不识字,还需要陛下从认字开始教。

听说时间只有一个月,能教出什么来?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到了李严南下的日子了。

人走茶凉,李严出发这天只有刘禅前来送行,两人之间该说的也都说了,互相道了过珍重,

李严就带着从汉中调动回来的混合特战队伍,以及短期培训班毕业的少年和工匠,浩浩荡荡地前往南中。

李严放下马车的帘子,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靠在车里闭目养神。

他并没有在意那些见风使舵的世家和百官,人心本来就如此,

堂堂李严李正方,又岂是那种在意自身荣辱的小人?

陛下教化南中的策略,那是国家大事,李严能为陛下做好这些,就足以告慰先帝了。

陛下说得对,天下不只有世家,还有千千万万的百姓。

而陛下要做的,不是那些世家酸儒的空谈,是想金牛道一样,踏踏实实地夯实国家的基础。

天佑大汉。

在朝堂和世家为各自的利益争吵时,建兴三年悄然过去。

然而,刘禅想要的安稳发展,终归只是一厢情愿。

一骑来自武都的急报,打碎了丞相府的平静。

诸葛亮这一年虽然南征北战,但有陛下打的基础,他不再像前两年那么心力交瘁了。

特别是金牛道的拓宽平整,让蜀地和汉中的联系紧密很多,

陛下留在秦岭中的一千多开山巡狩兵也屡建奇功,几乎拔除了魏军留下的所有关隘。

国内欣欣向荣,边塞也无战事,准备休息几天的诸葛亮,让这封战报弄得有些头疼。

来自武都的战报并不是魏军大兵压境,而是曹真效仿了陛下在子午谷一线的特种作战。

从武都到天水一线,就在这一个月时间,村寨被先零羌等破袭七十多次!

关键每次最多十几骑,大军出动就四散逃逸,大军撤回就继续侵扰。

目前武都天水一线人心惶惶,如果再不采取行动,恐怕天水武都就要成为孤城。

诸葛亮思索半天,并没有特别好的应对方式,

换做以前,他恐怕会亲自去武都坐镇,

而如今有了陛下之前的惊艳表现,诸葛亮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去问问陛下应当如何应对。

“通禀陛下一声,诸葛亮有要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