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水泥造新路(1 / 2)

一名秦军骑兵勒住马,看了一眼老汉,点点头,随即打了个手势。一队士兵立刻分出,如狼似虎地冲了过去,片刻后,巷子深处便传来了一声短促的惨叫。

这样的场景,在城中不断上演。百姓们成了秦军的眼睛和耳朵,将那些试图躲藏、妄图蒙混过关的漏网之鱼,一个个揪了出来。

更有甚者,一些大婶大娘,自发地烧了热水,端到街边,递给那些满身血污、面色冷峻的秦军士卒。

“军爷,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吧!”

“军爷,这是刚烙的饼,还热乎着!”

士兵们大多会摆手拒绝,但偶尔也有人接过,对百姓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齿,那笑容在血气的映衬下,竟显得格外憨厚与可靠。

一名年仅十七岁的秦军小兵,名叫狗蛋,他刚刚用长矛捅死了一个锦衣华服的胖子。这是他今天杀的第九个人。他有些累了,靠在墙角,看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颤颤巍巍地递过来一碗水。

他想起了在陕西老家,同样受尽地主欺压的奶奶。

狗蛋接过水碗,一饮而尽,然后对着老婆婆,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

“老人家,您放心,往后,没人敢再欺负你们了。皇爷说了,这天下,是咱们老百姓的天下!”

老婆婆浑浊的眼中,流下了两行热泪。

当最后一缕残阳消失在地平线下,京城终于安静了下来。

杀戮结束了。

取而代之的,是无数辆板车驶上街头的“吱嘎”声。

这是常葳专门组织的收尸队。

规矩,还是朱明夷定下的。

“凡满门抄斩者,尸身不论,一概不许收敛。着收尸人统一拖拽至城外乱葬岗,与野狗为伍。朕要让他们死后,都做不成一个体面鬼!”

“凡只斩首恶者,其家人可以薄棺一口收殓。但不许有任何棺椁装饰,不许办任何丧葬仪式,不许有一人哭丧送行。三日内必须下葬,否则,同样拖去乱葬岗。”

于是,一幕奇异的景象出现在了北京城的街头。

收尸人们面无表情地将一具具尸体从豪宅里拖出,像拖死狗一样扔上板车。有些府邸,尸体太多,一辆板车装不下,便直接用绳子将尸体的手脚捆在一起,一串一串地挂在车后,在地上拖行。

血水和泥土混杂在一起,在青石板上留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痕迹。

板车吱吱呀呀地驶向城门,所过之处,百姓夹道相看。没有人害怕,他们的脸上,只有麻木的快意和解脱。

这些曾经高高在上、决定他们生死的人,如今,成了连猪狗都不如的秽物。

另一边,一些府邸门前,则是一片压抑的死寂。幸存的家眷们,用最廉价的木板钉成棺材,悄无声息地将家主的尸身抬出,然后用板车拉着,默默地走向城外的义庄。他们不敢哭,不敢抬头,甚至不敢多看周围的邻居一眼。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和耻辱。

这一夜,京城无眠。

血腥味、尸臭味,混杂着泥土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属于新生的味道。

……

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