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一个身穿洗得发白的儒衫、面容清瘦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的文人被带了进来。他约莫三十多岁,神情间带着几分久试不第的落魄与郁郁不得志,但脊梁骨却挺得笔直。
他一进帐,目光便死死锁定在主位上的朱明夷身上,随即纳头便拜,声音铿锵有力:“草民孙平,叩见秦王殿下!”
“孙平?”朱明夷念叨着这个名字,感觉有点耳熟,但一时想不起来。他摆摆手:“免礼,平身。你说有宝物献上,是为何物啊?”
孙平站起身,脸上浮现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表情,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草民才疏学浅,半生潦倒,然先父在世时,曾于乡间耕地,于土中掘得一物。先父知此物干系重大,临终前郑重交予草民,并嘱托:此乃天命之凭,非圣天子不可献!”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朱明夷,声音陡然拔高:“草民这些年浪迹四方,遍观天下英雄,皆是土鸡瓦狗之辈!唯有秦王殿下,以盖世之功,驱逐鞑虏,扫清寰宇,光复神州!救万民于水火,拯日月于沉沦!这天下,除殿下之外,谁还配称‘圣’字?这宝物,也唯有殿下配得!”
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帐内众将听得是热血沸腾。
朱明夷心里却在犯嘀咕:这家伙,不去搞传销可惜了。
“哦?那究竟是何宝物,让你如此推崇?”
孙平神情愈发激动,他转向常葳等亲卫,朗声道:“宝物在此!”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常葳上前,从他怀中果然搜出一个用层层黄布包裹的方正之物。打开黄布,一方晶莹剔“透、宝光流转的玉玺呈现在众人面前!
玉玺上盘绕着五龙交纽,底下一角以缺失,用黄金修补,正面赫然刻着八个古朴的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传国玉玺!”
谢云舟“霍”地一下站了起来,他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失态的震惊与狂热。他几步冲上前,死死盯着那方玉玺,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拿印泥,白纸来!快!”他的声音都带着颤音。
很快,亲卫取来印泥和宣纸。谢云舟小心翼翼地捧过玉玺,蘸上朱红的印泥,郑重地盖在白纸之上。
当那八个字清晰地印在纸上时,一股无形的威严仿佛扑面而来。
“没错……是李斯所书的鸟虫篆!玉质温润,宝光内蕴,确是始皇帝之传国玉玺!”谢云舟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他猛地转身,手捧着玉玺,朝着朱明夷双膝跪倒,泪流满面。
“殿下!天命在您啊!传国玉玺失落数百年,今朝重现于世,正应在了殿下身上!此乃上天示意,天下归心!请殿下顺天应人,早登大宝,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请殿下登基称帝!”
侯天禄、王卫钦、尤世禄等一众将领,仿佛被瞬间点燃,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声如洪钟。
“我等誓死追随殿下,开创万世太平!请殿下登基称帝!”秦铁狼也跟着跪下,他虽是蒙古人,但也明白这方玉玺对中原的意义。
“请殿下登基称帝!”帐外闻声而来的将校们也跪倒一片,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朱明夷彻底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