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无论贫富皆识字(2 / 2)

春日郊外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朱明夷骑在马上,深吸了几口,只觉得连日批阅公文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

“王爷,您瞧这官道两旁,去岁种下的树苗都活了,再过几年,便能绿树成荫了。”常葳指着路边一排排迎风招展的小树,语气中带着一股自豪。这些都是秦王府主导规划的,一点一滴都凝聚着心血。

朱明夷眺望着远处的田野和近处的树苗,脸上露出笑容:“嗯,路要修,树要栽,官学要办,一样都不能少。这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王要让关中的娃儿们,都有书读,有饭吃,将来这片土地,才能真正兴旺起来。”他瞥了一眼身侧沉默如山的张奎,“张奎,你就没什么感想?”

张奎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冰块脸,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属下职责在身,只关注是否有可疑动静,确保王爷安全。”

朱明夷咂咂嘴:“没劲。”

马队行至镇口,早有得到消息的地方里正和几位须发花白的耆老在路边恭候,神情又是激动又是惶恐。朱明夷不喜这些繁文缛节,远远便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径直催马向着学堂的方向去了。

这处官学设在一个规模不小的村镇,利用的是一处废弃的旧祠堂改建而成。红漆的木门已经斑驳,露出底下的木色,但门前一方小小的空地,用半人高的竹篱笆简单围了起来,打扫得干干净净,角落里还种了几株不知名的野花,黄的粉的,开得正热闹。虽不气派,倒也整洁雅致,透着一股子朴素的生机。

朱明夷勒住马,细细打量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因地制宜,没有铺张浪费,这就很好。”

一行人抵达时,正值朗朗读书声从学堂内传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稚嫩的童音虽然有些参差不齐,调子也各不相同,却充满了认真的劲头和蓬勃的朝气,像无数只小鸟在欢快地鸣叫。

朱明夷站在窗外,透过半开的窗棂看进去,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这声音,比王府里那些乐师奏的靡靡之音可动听多了。

听到外面的动静,负责官学的赵先生慌忙从里面迎了出来。这先生约莫三十出头,穿着一件浆洗得有些发白的青布儒衫,身形清瘦,面带儒雅。大约是没想到秦王会亲自前来,他一时间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见到朱明夷一行人的阵仗,更是激动得差点被门槛绊倒,一张脸涨得通红。

“草……草民赵申,参见……参见秦王殿下!”赵先生的声音都有些发颤,躬身行礼时,袖子都抖个不停。

“免礼,免礼。”朱明夷翻身下马,亲自上前虚扶了他一把,语气温和,“赵先生不必拘束,本王就是顺道过来看看孩子们,也瞧瞧先生。你这官学办得不错嘛。”

“殿下谬赞,草民……草民愧不敢当,只是尽些微薄之力。”赵先生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知是热的还是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