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士兵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动作,抱起那圆滚滚、沉甸甸的煤气罐,显得有些笨拙和滑稽。一个士兵手一抖,差点把罐子掉地上,吓得赵铁柱跳起来就是一脚:“笨手笨脚的!这玩意儿要是炸了,咱们都得上天!”
士兵们被骂得缩了缩脖子,动作更加小心翼翼。看着这场景,侯天禄忍不住咧嘴想笑,却又想到这“煤气罐子”的可怕威力,硬生生憋了回去,表情古怪。
“殿下,这炮的操作,确实别致。”王卫钦斟酌着词语,他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形容词。
“熟能生巧嘛。”朱明夷笑了笑,心里却在吐槽:可不是别致么,这可是跨越时代的煤气罐炸弹教学现场。他对赵铁柱道:“赵铁柱,多准备几个发射架,把这些炮分散部署到几个关键的城墙段,尤其是城门附近和预计敌人主攻的方向。操作手一定要训练到位,务必听清号令再发射,别误伤了自己人。”
“殿下放心,属下明白!”赵铁柱拍着胸脯保证。
看着城墙上滚石擂木、弓弩长枪,看着神机营的步枪巡逻,看着赵铁柱在教授“煤气罐大炮”的使用方法……一切似乎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防御体系在快速构建。尤世威等几位老将脸上的凝重也渐渐被一种临战的决绝所取代。
然而,只有朱明夷自己知道,在这看似稳固的表象之下,他内心的压力几乎要将他压垮。
怎么可能不焦虑?怎么可能不害怕?
八天前,他还是一个在空调房里啃着零食,对着电脑屏幕指点江山的历史系学生,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论文的截止日期和下个月的花呗。可现在,他却站在这冰冷的城墙上,即将面对四万如狼似虎的古代叛军,手里攥着的是数万人的身家性命!
这种从键盘侠到一线总指挥的急速转变,带来的割裂感和责任感,沉重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他甚至能清晰地回忆起史书上关于李自成攻破榆林后,全城上下被屠戮殆尽的记载,那种冰冷的文字此刻仿佛化作了真实的刀锋,抵在他的喉咙上。
他看着尤世威鬓角的风霜,看着王卫钦眼中的坚毅,看着侯天禄那张写满悍勇的脸庞,还有城下那些或紧张、或麻木、或带着一丝希冀望着城头的军民……他知道,自己不能垮。
他是这里唯一的“变数”,是所有人眼中身负“神迹”的秦王世子。他的镇定,就是军心最大的稳定剂。他的信心,就是守住榆林的最后希望。
通读史书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士气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往往比武器装备更能决定胜负。一旦他流露出半分怯懦,带来的连锁反应将是灾难性的。
所以,必须装下去!哪怕心里慌得一批,表面也要稳如老狗!
朱明夷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脸上挤出一个略显轻松的笑容,拍了拍身边的城垛,对尤世威等人说道:“诸位将军,守城准备已大致就绪。闯贼远道而来,人马疲惫,我等以逸待劳,又有坚城利器,何惧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