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朔风冻骨榆林塞(2 / 2)

“真.......二公子,您看,前面!”队伍最前方的赵铁柱忽然勒住马缰,抬手指着远处地平线上出现的一道模糊的黑线。

朱明夷特地交代众人以后还是称呼他二公子,毕竟大庭广众之下被人叫真君还是有点太羞耻了。

众人精神一振,纷纷眯眼望去。在那灰蒙蒙的天地之间,一道蜿蜒的、如同匍匐巨兽般的城墙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榆林卫,到了!

然而,随着距离的拉近,所有人心头刚刚升起的那点喜悦,迅速被一种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景象所取代。

城墙还远,但官道两旁,开始出现稀稀拉拉的人影。他们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一具具披着破烂布条、勉强能移动的骷髅。他们或坐或卧,眼神空洞,面色蜡黄,嘴唇干裂,有些人甚至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是蜷缩在避风的土坳里,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越靠近城墙,这样的人影越多。他们不再是零星散布,而是成片成片地聚集在官道两侧、城墙根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弥漫着绝望气息的难民营。

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恶臭,混合着排泄物、腐烂物,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令人作呕的腥甜气味。地上随处可见啃光的树皮、挖空的草根,甚至还有一些颜色发白的、被反复熬煮过的泥土——观音土。

几个孩童,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肚子却不正常地鼓胀着,无神地靠在同样瘦骨嶙峋的母亲怀里,连哭泣的力气都没有。一个老者,衣不蔽体,正用颤抖的手,费力地从冻得梆硬的泥地里挖掘着什么,挖了半天,只抠出几根枯黄的草根,便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囫囵吞下。

更有甚者,一些人围聚在一起,目光呆滞地盯着一堆篝火,火上架着的陶罐里,翻滚着浑浊不堪的汤水,隐约能看到几块分辨不出形状的、带着毛发的皮肉……

饶是朱明夷这个历史系研究生,早已在书本上、纪录片里无数次接触过明末的惨状,此刻亲眼目睹这人间炼狱般的景象,胃里还是一阵翻江倒海,几乎要呕吐出来。书本上的文字是冰冷的,屏幕里的影像是遥远的,唯有这扑面而来的绝望、饥饿和死亡气息,是如此真实,如此残酷,如此令人心胆俱裂!

“二公子……”赵铁柱的声音带着颤抖,脸色发白。其他亲卫也个个面色凝重,眼神中流露出震惊和不忍。他们虽然也过得苦,但比起眼前这些连草根树皮都吃不上的流民,简直是天上地下。

常葳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握着刀柄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他常年镇守边关,见惯了生死,但如此大规模、如此凄惨的景象,也让他心头沉重。

“快走!”朱明夷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他不敢再看,生怕自己会忍不住将所剩不多的“神粮”全都拿出来。但他知道,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引来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