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群策群力定南略(2 / 2)

“不就是多跑几圈吗?多刺几枪吗?”

“比起饿肚子,这点苦算个屁!”

“吃殿下的神粮,就得给殿下卖命!”

这种朴素的感恩,转化成了最直接的战斗力。

就连王卫钦和侯天禄这样的老将,巡营时看到士兵们那股子精气神,也暗自咋舌。

“殿下这练兵之法,古往今来数千年,恐怕无一人能及啊。”王卫钦不止一次对尤世威感叹。

尤世威捻着胡须,深以为然:“老夫带兵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神效的养兵之法。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待到日后大军出潼关,无须后勤粮草供给,啧啧,老夫真想不出还有谁能与我秦军为敌!。”

侯天禄更是直肠子:“以前带兵,还得防着他们偷摸抢掠百姓粮食。现在倒好,一个个吃得油光水滑,还得偷摸往家里带点!”

三位将军哈哈大笑。

划算。

太划算了。

这世道,没什么比一顿饱饭更能收买人心。

如果有,那就两顿。

如果还有,那就顿顿有肉,管饱!

这是所有士兵心中最直观的感受,这种吃饱饭的踏实感,是任何言语都无法比拟的。

城南无定河畔,王卫钦负责督建的工坊区更是日夜不息。那座被朱明夷寄予厚望的小型高炉,在克服了初期的种种困难后,终于开始稳定地喷吐出橘红色的铁水。蒸汽鼓风机发出规律的嘶吼,水力驱动的锻锤不知疲倦地落下抬起,“哐当、哐当”的声响传出老远,将一块块粗铁锻打成型。虽然产量还远谈不上巨大,技术也只是堪堪入门,但每一炉铁水,每一柄锻打出的兵器,都意味着榆林卫的实力在一点点增长,自主造血的能力在一步步建立。

朱明夷看着这一切,心中稍定。军队在成型,工业在起步,粮仓里是永远也吃不完的大米,人口在爆炸式增长。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除了……他那日益缩水的积分。好在,基础打下来了,后续积分的花销应该能稍微缓一缓。

时间悄然滑入甲申年的二月。塞外的寒风依旧凛冽,但榆林城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日,二月初十。

总兵府大堂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室内的寒意。朱明夷端坐主位,下方是尤世威、王卫钦、侯天禄、谢云舟、张云鹗等一众核心文武。

气氛有些凝重。

就在刚才,一名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冻疮的“夜不收”冲了进来,带来了最新的、也是最关键的情报。

“殿下,诸位将军,”那夜不收喘着粗气,声音嘶哑,“探明了!闯贼李自成……已于二月初,亲率二十万大军出潼关,往北直扑京师去了!”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神色各异。

尤世威捻着胡须,眼中精光一闪。王卫钦眉头微蹙,似在思索。侯天禄则猛地一拍大腿:“好!这贼子总算走了!”

朱明夷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示意夜不收继续。

“闯贼留在陕西的兵力,西安由贼将田见秀坐镇,据报有不下三万精锐,皆是跟随闯贼多年的老兄弟。潼关留守约莫万人,延安、汉中、甘肃等地,也各有万余贼兵驻防,互为犄角。”夜不收将探听到的军力部署一一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