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侯天禄急了,想要劝阻。
朱明夷抬手制止了他,目光落在李来亨身上:“李来亨,本王可以放你父亲走。但他必须离开榆林,从此不得再踏入陕西一步。而你……”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这个少年,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你不是来为奴为婢的。本王秦王府,不收奴仆。你既然愿意留下,便在本王帐下听用吧。至于如何用你,本王自有安排。”
李来亨闻言,身体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他没想到,秦王殿下竟然真的答应了,而且没有让他为奴,而是让他留下听用!
“殿下大恩!来亨……来亨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誓死效忠秦王殿下!”他再次跪下,重重地磕了几个头,额头都磕红了。这一次,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真诚。
尤世威、王卫钦等人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见秦王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言。他们知道,这位年轻的秦王殿下,行事总是出人意表,但往往能收到奇效。
很快,常葳带着几名亲卫,押解着一个身穿囚衣、披头散发的男子走了进来。正是李过。
李过显然没想到自己会被放出来,更没想到会在总兵府大堂见到儿子李来亨。他看到李来亨跪在地上,顿时明白了几分,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父亲!”李来亨哭喊着扑了过去,被亲卫拦住。
朱明夷看着这对父子,心中没有丝毫波澜。在系统的无限粮食面前,李过这样的人,已经构不成威胁。放虎归山?那也要看这只“虎”有没有牙齿,有没有山头了。
“李过,”朱明夷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儿子李来亨,以自身前来相换,求本王开恩,放你一条生路。”
李过抬头看向朱明夷,眼中带着审视和一丝不解。他想不通,这位年轻的秦王为何会答应如此荒谬的条件。
“既然你儿子孝心感天,本王便做一回善事。”朱明夷继续道,“你可以走了。带着你儿子对你的这份情义,离开榆林,离开陕西。从此以后,你我井水不犯河水。若再犯我榆林,犯我陕西百姓,本王定然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经历过无数血腥场面的李过也不由得心中一凛。
“谢……谢秦王殿下大恩!”李过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谢恩。他拉起李来亨,眼神复杂地看着他。
“来亨,你当真要留下?”李过低声问儿子。
“父亲,儿子已向殿下立誓。”李来亨坚定地说道,“父亲平安离去,儿子便安心了。”
李过看着儿子的脸,沉默了片刻,最终长叹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
“常葳,”朱明夷吩咐道,“派人护送李过出城,直到他彻底离开榆林卫范围。记住,只是护送,不得为难,但也要确保他不会再回来。”
“遵命!”常葳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