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 年 1 月,冉少波诞生于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杉树乡冉家坡一个贫苦的土家族家庭。他原名启昌,字绍文,号龙骧 ,彼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黑暗深渊,军阀混战、列强肆虐,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冉少波在困苦中成长,年幼的他目睹着家人与乡亲们在贫困与压迫下的艰难挣扎,对改变命运、推翻不公的渴望在心底悄然扎根。
1925 年 4 月,为谋出路,冉少波投身湘军贺跃祖部。次年 8 月,他随部参加北伐战争,与贺部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独立师一同,经湘阴、平江进入江西作战。这段经历,让他初尝战火,也见识到了革命力量的强大与正义。1927 年,他先后在国民革命军四十军与四十四军联合开办的军官教导队和讲习所受训,系统学习军事知识与技能。1928 年 4 月,冉少波凭借努力与天赋,进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深造。在黄埔军校的时光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军事理论养分,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员交流切磋,视野与军事素养得到极大提升。1929 年 5 月毕业后,他前往湖南芷江、新晃以及贵州天柱等地,秘密开展兵运工作,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悄然播撒革命的火种。1931 年,他担任铜仁仁鸣翼旅武术教官,将自己的武艺倾囊相授,为培养军事人才贡献力量。
1933 年 4 月,冉少波回到家乡袁家湾。此时的家乡,依旧被封建地主与反动势力的阴霾所笼罩。冉少波决心改变这一切,他振臂一呼,组建独立营,并提出“一打财主二打官,不与穷人啥相干”的响亮口号。这一口号,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当地黑暗的夜空,迅速吸引了众多饱受压迫的穷苦百姓响应,队伍很快发展至三、四百人。
然而,革命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独立营中,副营长冉泽云违犯军纪,在众人的注视下,冉少波毅然决然地枪决了冉泽云,以严明的纪律树立起独立营的威严。随后,他将队伍带到枫香溪进行整训,日夜操练,提升队伍战斗力。为充实武器装备,冉少波“借”来了印江县长和沿河县剿共联防大队覃礼昆的枪。覃礼昆恼羞成怒,纠集保安团长张云鹏、谯家区长谯玉廷以及谯家、上坝、沙子三区民团八九百人,气势汹汹地围攻冉家坡。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冉少波沉着应对,但终因敌众我寡,独立营失败。他无奈潜离印江,踏上寻找红军的征程。期间,他还化名冉云,带着“警卫员”陈云武前往德江稳坪,领导神兵运动,继续为革命事业拼搏。
1934 年 5 月,神兵在德江县枫香溪张家祠堂遭敌人夜袭。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神兵们奋起反抗,与敌人展开血战。冉少波带领着幸存者,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一路辗转来到印江刀坝,投奔从洪湖撤出的红三军。
6 月 15 日,冉少波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红军到沙子坡,并参加神坛佛主会议。6 月 17 日,在万寿宫群众大会上,红三军首长讲话完毕后,冉少波登上讲台,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号召神兵参加红军、游击队,建立苏维埃政权。台下的群众被他的激情所感染,纷纷响应。6 月 19 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收编神兵建立根据地。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坚定的革命信念,冉少波被任命为黔东纵队司令员。
7 月,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沿河县铅厂张家祠堂召开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冉少波因其在革命斗争中的突出表现,当选为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8 月,黔东纵队配合主力红军攻打马脑山。战斗中,冉少波指挥若定,排兵布阵巧妙得当。他身先士卒,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最终出色完成战斗任务,受到嘉奖,获马一匹。8 月 15 日,冉少波率领纵队一夜急行军 180 里,奔袭淇滩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清、傅衡中旅、黄富安营发动攻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8 月 22 日,队伍转兵木黄,与红九师会合,继续为保卫和扩大根据地而战斗。
此后的战斗中,冉少波更是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智慧与勇气。他与战友们制定“诱敌深入”、“杀回马枪”等战术,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在新洲一战中,他们打垮进犯的敌人,俘虏副师长黎军,俘敌 80 多人,缴获枪支 150 支,子弹 2000 多发,取得木黄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