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队伍里,有神将名目,像玉皇大帝、佛主、尼山老母等,皆由降神后“自报”而来。武器是大刀、铁叉、梭标、马刀这类冷兵器,标帜是宽如晒垫的正方形黄旗,旗上大书神将名号,神兵则在腰部拴红布带为标识。练兵时各自解决口粮,外出作战由当地供给给养。
当年腊月初七日(1934年1月21日 ),晨溪干田神兵奔赴思南英武溪大树子,与军阀车鸣镳的部队交锋。神兵们以刀叉对枪械,展开惨烈拼杀,毙敌百人左右,可我坛神将“杨八郎”袁廷智、“杨大郎”袁廷信、“杨六郎”袁朝礼,在血战中英勇捐躯——袁朝礼是我亲叔,廷智、廷信是同胞兄弟,痛失亲人战友,我肝肠寸断。第三天,“老佛主”张金殿联合各地神兵再攻思南,在英武溪大树子二次战斗。敌军持洋枪、经正规训练,神兵多是临时汇合的农民,神将也缺指挥经验,虽凭勇猛死战,终因实力悬殊战败。
此战之后,县区乡间(保 )地方官污蔑神兵为“神匪”,四处搜捕残害。所幸,时隔三月,贺龙将军率红三军抵达岩上枫香溪,领导农民打土豪。我神兵老佛主张金殿、张羽让投身红军,当上干部后,来信委任我为游击中队长。可我因料理安葬在大树子牺牲的胞叔与胞兄弟,错失良机,没能跟上队伍。为躲军阀捉拿,我四处逃亡,直至德江县长钱文蔚发布“凡是神兵入红三军的,一律不许既往”的布告,才敢归家务农,重拾平淡生活。
(按:袁廷礼老人现年74岁,这篇资料是文史办特约他撰写,结合其此前两份申请书综合整理而成 。——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