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以真气为内核,沉于丹田,形成内海,修行者有九条经脉,分布于身体的四干五脏。习武即为对世界大道法则的运用与理解。准确运用真气突破每条经脉,凭借打通经脉数量将修为划分为一重到九重。
当经脉打通时真元流入内海,内海共分十成,每重修为又分四镜,一成至四成真元为初阶,四至七为中阶,八至九为高阶,当内海境界满(十成)时需凝练真元形成真灵温养窍壁强化体质以承载更多真元,此过程即为突破至下一重修为。
武者用功时灵元(真灵为主,真元为辅)化气外化于形,作为攻击之凭借,运功时缓慢恢复灵元,避免内窍空虚枯竭。
化石渊细致向俩兄弟讲述修形的基本原理与法则,令二者双眼放光,无不惊叹。随即将一缕真气注入二者体内:
“你们的修行从今日开始,习武不仅需要天资,努力,更重要的是悟性,去感悟这世界的大道法则。与天相处,与地同生。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去感悟这缕真气的流动,并调动你们自己的真气,去冲破第一条经脉,待突破之时再来找我。”说罢便转身离开。
“哥,你说这大叔不会是嫌我们烦,蒙我们的吧?”
“也许吧,但现在确实也没别的选择,只能按他说的试试了。”
旋即二者开始静下心,沉于丹田之中,感悟那缕真气的流动。它似气非气,倒似一只活泼的鲤鱼,四处游荡。毫无规律可循,想抓又四散而逃,令人摸不着头脑,修形果然不易,第一步便困难重重。
云翊不断回想起石渊的教诲,沉心凝神,切勿心急,与这“鲤鱼殊死搏斗”。心性为引,光阴为尺,一月过去,颗粒无果。这鲤鱼仿佛不知疲倦,依然无规律的游荡,兄弟俩每人除了吃饭休息,就是在这打坐,耐心成为了二者最大的敌人。
持续的迷茫令二者不由发问感叹,兄弟俩坐在溪边望着水中鱼儿发呆。
“哥,你说这“鱼”到底怎样才能抓到,这般灵活狡猾。”
“在鱼在水中光凭蛮力确实难以抓住。”
“那倘若没有水呢?”
“水…对呀,鱼凭借水得以生存,万事万物皆有所凭借。”说罢云翊用手快速煽动溪水,并且有意的将鱼往一处赶,鱼儿面对环境的变故也做出行动,向另一处石缝钻出。见到此景,兄弟俩互相点头,仿佛找到了破解之法。
鱼儿游动凭借水之力量,而那条“鲤鱼”之所以可以游泳,是因为周身环绕的并非是静止水,而是自己的“真气”。所谓调动真气,也并非调动那条“鲤鱼”,它源于石渊的真气无法调动,原来他俩的方向反了,一直关注鲤鱼而忽略了周身的“水”。
按照先前所说要让真气突破经脉,就需要做到引流,将真气赶入一个通道,流向经脉,再尝试突破。原来石渊之意是让自身去感悟真气的存在,并尝试调动流向经脉,这便是感悟嘛。
理解正确方向后,二者便开始尝试感知与调动真气,在“鲤鱼”不断游荡时,会带动自我真气激起一片片涟漪,在静心领悟一段时间后,二者感受的涟漪悸动的力量,达成了对于真气的初步感受。接下来便是尝试如何调动,这真气说有形亦无形,而是以一种微妙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