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笑着回答:“不是,我要带雨水去王府井和大栅栏转转,买几匹布做衣服。”
“哦,买布啊,是不是给何雨柱准备娶媳妇的新衣服?”
“不是,柱子哥的事他自己解决,我就是给自己做衣服。”
林建摇头,继续往外走。
门旁的小偏房开了,秦淮茹走出来。
挨了那巴掌的脸已消肿,但脸色仍不太好。
看到林建,她勉强笑了笑。
“林建,你那儿有要洗的衣服吗?我正打算洗衣服,顺便帮你一起洗了。”
“多不好意思,不用了。”
林建笑着谢绝。
盆里的衣物,包括内衣内裤,显然不适合让她动手。
“秦姐,别麻烦了,我们回来再由我来洗。”
何雨水站在林建身边开口,目光带着警惕审视秦淮茹。
“这寡妇莫非又对林建打什么主意?”
被何雨水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秦淮茹苦笑不已。
这种眼神她早已习惯,很多女人看她时也是这样,仿佛怀疑她会她们的男人。
但这次不同,她苦笑是因为林建怎会看上她!
年仅十七岁的林建,已担任宣传科科长,在厂领导间颇具声望,未来前程无量。
这般人物,怎会瞧得上自己?秦淮茹想到此处,心中泛起一阵酸楚。
她已不再年轻貌美,否则无论如何都要与何雨水争上一争!
“既然不用我帮忙洗衣裳,那就罢了。
我只是想谢谢你,林建,感谢你让我暂时住在这里。”
秦淮茹说完这番话,眼眶微红,似要落泪。
她并非作态,而是真心感激。
若非林建伸出援手,她不知该何去何从。
即便让他送自己回乡,她也是万万不肯的。
“过去的关照就别提了,我们还得去买些东西,不多打扰您了。”
林建语气温和,让人倍感尊重。
但秦淮茹却觉察出一丝疏离,明白林建不愿与自己有过多牵扯,便笑着点头,目送林建和何雨水离去。
三大爷自始至终未开口,推着车亦步亦趋地跟着。
他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从秦淮茹的目光中读出了些许意味。
但他认为秦淮茹的想法纯属痴心妄想。
林建年轻有为,身边又有如花似玉的何雨水相伴,怎会看上一个寡妇?
大栅栏,老北京人习惯称其为大拾烂儿。
至今仍保留着明末清初“三纵九横”
的布局。
“三纵”
指煤市街、珠宝市街和粮食店街,“九横”
则是指大栅栏内的九条东西走向的胡同。
此地虽名字不雅,却是京都赫赫有名的商业街。
老北京有句俗语:“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
头顶戴马聚源的帽子,脚下穿内联升的鞋,身上披八大祥的绸缎,腰间缠四大恒的钱庄,这些都是过去大栅栏繁华的象征。
八大祥是京城最着名的布料店,因店名皆含“祥”
字而得名,如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等。
其中以瑞蚨祥最为出众,当年升起的第一面国旗,便是出自瑞蚨祥提供的面料。
大栅栏不仅有瑞蚨祥,还有许多其他知名店铺:马聚源帽店、内联升鞋店、六必居酱菜店、正明斋点心店、荣宝斋文房四宝、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月盛斋熟肉店、便宜坊、全聚德等。
此外,这里还有三家历史悠久的茶楼——三座百年西园茶楼、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以及一家几十年前开业的老电影院——大观楼电影院,国内首部电影《定军山》曾在此放映。
尽管当时正处于公私合营阶段,缺乏企业,但商业活动依旧活跃。
大栅栏人流如织,繁华景象令人印象深刻。
何雨水初到此地,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感叹从未在京都如此畅快地逛街。
大栅栏汇聚了各类吃喝玩乐用品,甚至比王府井大街更为热闹。
林建和何雨水此次前来主要是为买布,瑞蚨祥是首选之地。
店内服务态度良好,与后来一些百年老店形成鲜明对比。
林建拿出准备好的清单,请工作人员挑选布料。
他提到自己的新衣服由东厂的梁拉娣制作,这是大旺叔的安排。
何雨水对此表示赞同,认为身为科长需着装得体,还建议也为她定制一套新衣。
得知自己也能拥有一件新衣服时,何雨水欣喜不已,但随即又有所迟疑。
\"算了,做衣服太费钱了,我还有衣服穿呢。\"
何雨水没有撒谎,自从何雨柱上班后,经常给她买布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