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生的证据(1 / 2)

萧父摘下眼镜,用眼镜布用力擦着眼角:“我信你,但得确认。”他掏出手机翻通讯录,“我认识个老战友,现在是军区心理专家,让他来给你做个记忆回溯测试。”

两小时后,客厅里。

心理医生老周架着老花镜,盯着脑波监测仪的屏幕。萧宇闭着眼,声音平稳:“三年前平安夜,陈叔叔的儿子陈阳出车祸。陈叔叔在医院走廊坐了整夜,用钢笔在日记本上写‘如果能重来,我要陪他看最后一场雪’。那本日记锁在他办公室第三个抽屉,钥匙串上挂着个青铜小鼎——是陈阳十岁时送的生日礼物。”

监测仪的曲线突然剧烈跳动。老周推了推眼镜:“萧旅长,你这不是幻想。脑波的兴奋区域集中在海马体和杏仁核,是真实记忆的特征。”

萧母攥着萧宇的手,指甲几乎要陷进肉里:“那…那他说的末日,是真的?”

老周沉默片刻,合上记录本:“萧夫人,我只能证明他的‘记忆’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内容是否指向‘未来’……科学暂时无法验证。”

送走老周,萧父把笔记本锁进保险箱。他转身时,萧宇看见他发顶的白发在晨光里泛着银光:“小宇,你说要带我们活下来——需要我们做什么?”

萧宇喉头一紧。前世父母在“三日横空”里没能撑过72小时,母亲临终前还攥着他的照片,父亲替她整理遗容时,手一直在抖。

“爸,妈,我需要你们帮我做两件事。”他弯腰给父母各倒了杯温水,“第一,暂时别对外人说;第二,和我一起,说服陈叔叔。”

萧母吸了吸鼻子:“陈叔叔?就是你总提的老上级陈建国?”

“对。”萧宇翻开手机,调出陈建国的号码——这个号码他前世拨过八百次,“前世今天,他在训练基地给新兵训话,说‘军人的命,是给老百姓挡灾的’。我要告诉他,这次灾,我们挡得住。”

萧父拍了拍他的肩:“去。需要什么,我们都支持你。”

萧母突然起身,从厨房端出一碗酒酿圆子:“趁热吃。你小时候熬夜写作业,妈就给你煮这个。”

圆子浮在琥珀色的汤里,蒸腾的热气模糊了萧宇的眼。他舀起一颗塞进嘴里,甜得发苦——前世最后一顿热饭,是张猛在掩体里分给他的半块压缩饼干,凉的。

“妈,这圆子真甜。”他说。

萧母的眼泪又掉了下来:“甜就多吃点。以后…咱们家的饭,要热热闹闹吃一辈子。”

午后,萧宇站在窗口给陈建国拨电话。阳光穿过他的指缝,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前世此时,这束光会被地震的尘土染成灰色,而此刻,它明亮得刺眼。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听见陈建国的声音:“哪位?”

“陈叔叔,我是萧宇。”他说,“关于3023年冬夜的日记——您还留着吗?”

对方沉默了三秒,然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陈建国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小萧?真的是你?你怎么知道那本日记的事?”

萧宇的心跳漏了一拍。前世陈建国从未对外人提过那本日记,连他的妻子都不知道。此刻,他终于确定,面前的陈建国,是还未经历丧子之痛、还未在雨夜哭到窒息的陈建国。

“陈叔叔,我需要见您。”萧宇的声音平稳得像是在汇报军情,“有些事,我必须当面说。”

半小时后,萧宇坐在陈建国的办公室。

这位大夏战区司令此刻连军装都没穿整齐,领口的风纪扣松着,眼底泛着青黑——显然是刚从基地赶回来。

“说。”陈建国把茶杯重重放在桌上,“你怎么知道那本日记的内容?”

萧宇翻开笔记本,推到对方面前:“因为我来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