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武三思之死(2 / 2)

李重俊军队中的一些士卒原本就是被临时召集而来,听了韦后的这番话,心中开始动摇。再加上他们看到禁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心中愈发恐惧。渐渐地,军心开始涣散,不少士卒放下武器,倒戈相向。

李重俊见大势已去,心中绝望至极,但仍不甘心就此失败。他率领着少数亲信,拼死突围,向着终南山方向逃去。一路上,追兵紧追不舍,李重俊等人疲于奔命。最终,在逃至终南山中途时,他被部下背叛杀害,结束了短暂而悲壮的一生。

后来,他被陪葬于唐中宗定陵,成为了大唐历史上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也如同昙花一现,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终南山深处,云雾缭绕,仿若人间仙境,却也暗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山风掠过,吹得林间枝叶沙沙作响,更添几分神秘气息。半山腰处,一座古朴的亭子静静伫立,飞檐斗拱间爬满岁月的痕迹,此时,亭内正上演着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

亭中,张起灵一袭素白衣衫,身姿挺拔如松,眼神中透着清冷与疑惑。他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袁天罡——这位身着绣有精美纹样文武袖,头戴斗笠、覆着神秘面具的奇人。只见袁天罡身姿沉稳,周身似有一股无形的气场,让人捉摸不透。

张起灵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不解:“为何不救太子殿下?李重俊虽行事冲动,但他一片赤诚,意在铲除奸佞,重振朝纲,若施以援手,或许能改写局势。”

袁天罡微微抬手,动作不紧不慢,声音低沉而平静,仿若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并非不救,而是他的死,乃是棋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李重俊此番失败身死,看似是一场悲剧,实则能引发朝堂震动。如今朝堂各方势力错综复杂,韦后与武三思一党霍乱朝纲,而太子之死,会让更多人看清他们的真面目,也能让蛰伏的力量重新凝聚。这是契机,唯有历经此番动荡,我大唐才有机会再次走向强大。明君还未登场,我们只需静静等待,待时机成熟,自会有天命之人拨乱反正。”他的话语虽轻,却字字千钧,仿佛早已洞悉了未来的走向。

张起灵眉头微皱心中想到:“难道是李隆基”然而,他心中仍有疑惑未解,正欲开口,却听袁天罡继续说道:“对了,日本那边也该通知他们动手了。如今局势瞬息万变,各方势力都在暗中布局,日本那边的行动,也是这盘大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袁天罡话音落下,四周陷入一片寂静,唯有山风依旧呼啸。张起灵望着袁天罡神秘莫测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自己身处的这场棋局,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而每一步棋,都关乎着大唐的命运。终南山的云雾渐渐聚拢,将亭中的两人笼罩其中,这场隐秘的对话,也随着云雾消散在山间,却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埋下了一颗不知何时会爆发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