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玄奘逝去(1 / 2)

玉华宫的晨钟惊起满山寒鸦。玄奘斜倚在禅榻上,苍白的面容在晨光中宛如白玉。

听闻脚步声,他缓缓睁开眼,看见袁天罡,张起灵,恍惚间竟回到了贞观三年初见的场景。

\"袁兄...一别数十载,我都老了。\"玄奘咳嗽两声,枯瘦的手指摩挲着佛珠,目光转向张起灵,\"麒麟侯的失忆之症...可还压制得住?

张起灵抱拳行礼:\"多谢大师挂念,暂时无恙。\"

玄奘闻言叹息,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阳光穿过窗棂洒在蒲团上:\"你二人身负天命,与我这将死之人不同...\"

他忽然顿住,浑浊的眼中泛起泪光,\"上官仪...他一生忠直,终究是为这江山,献祭了自己。\"

袁天罡上前按住老友颤抖的手,袖中罗盘指针突然静止,指向正北方位:\"法师安心。天道循环,自有定数。\"他转头看向张起灵,\"起灵,我们该走了。\"

玄奘合掌,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轻声诵起往生咒。殿外风卷残雪,将最后一句佛号卷入天际,仿佛要将这尘世的恩怨,都化作云烟。

暮色如墨浸染思恭坊,青石板路上,袁天罡玄色道袍与张起灵月白长衫并肩而行。

晚风掠过坊门匾额,\"思恭\"二字在残阳下泛着斑驳金光,麒麟侯府门前的石狮子衔着最后一缕余晖,将两人身影拉得细长。

\"吱呀——\"厚重的朱漆大门应声而开,李淳风手持星图立在檐下,月白色锦袍绣着暗纹二十八宿,腰间玉珏随动作轻响。

他抬手虚引:\"二位来得正好,东市新制的蒙顶甘露刚煮上。\"三人穿过垂花门,回廊转角处青铜香炉青烟袅袅,混着庭院中晚桂的甜香。

张起灵解下披风搭在廊柱上,目光落在李淳风案头叠放的《麟德历》稿本,素绢封皮上墨迹未干:\"听闻李侍郎三载闭门,终成此作?\"

话音未落,李淳风已执起茶盏轻抿,嘴角漾开笑意:\"不过是将日月星辰的轨迹,用凡人能懂的文字记下罢了。\"

袁天罡指尖摩挲着杯沿,忽然望向东南天际:\"今晨观星,紫微星耀,帝座旁祥云聚而不散。

莫不是......\"话音戛然而止,却见李淳风放下茶盏,取出一卷黄麻纸,正是朝廷草拟的封禅诏书草稿:\"陛下已召集群臣商议泰山封禅,这新历若能赶在大典前颁行天下,既正天时,亦顺民心。\"

夜风骤起,吹得案上历书哗啦啦翻动,李淳风眼疾手快按住纸角,星图上标注的二十八宿方位与窗外银河遥相呼应。

张起灵凝视着墨迹间细密的推演公式,忽道:\"封禅乃国之大典,新历推行需经实测验证,李侍郎可有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