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的经验教训,如暮鼓晨钟,让李世民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太子教导一事,关乎社稷兴衰,容不得半点轻忽。
当李治荣膺太子之位,李世民便精心擘画,着手搭建太子辅臣班底。长孙无忌,这位与李世民情谊深厚,且在朝堂素有威望的肱骨之臣,被委以太子太师之职。
房玄龄,以其卓越的理政才能与谋略,出任太子太傅。萧瑀秉持刚正之性、忠诚之心,担起太子太保重任。
李世积凭借赫赫战功与过人胆识,成为太子詹事。
此外,马周、褚遂良、岑文本等一众才俊,也纷纷汇聚于太子麾下。
这阵容可谓群星璀璨,皆是李世民信得过的股肱,无论公谊私情,皆可堪大任。
以李世积为例,曾有一回,他身染沉疴,病情危急。
御医开的药方中,竟需以人须烧灰入药。
在古人心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须发乃是承载孝道与尊严之物。
曹操曾割发代首,足见其分量。然而,李世民听闻后,未作丝毫迟疑,毅然剪下自己尊贵的龙须为李世积配药。
李世积得知,感激涕零,伏地磕头,直至血流满面,仍难表其感恩之情。
后来,一次宴饮间,李世民与李世积把酒言欢。
酒酣之际,李世民神情庄重地说:
“朕遍观群臣,欲择一托孤之人。思来想去,唯卿能担此重任。昔日你不负李密,朕坚信如今你亦不会负朕。”
李世积闻此,心中暖流涌动,感动不已,醉酒酩酊。
李世民见状,恐其着凉,当即解下身上黄袍披于他身。
李世积本就忠义,经此种种,更是矢志愿为李世民赴汤蹈火。
李治初任太子数十日,便展现出仁善之质。
他呈递给李世民的表章中,提及李承乾与李泰生活清苦,衣食简陋,饮食粗粝,恳请父皇改善他们的待遇。
李世民览表后,心中暗喜,认定自己选对了储君。
在太子的政事启蒙上,李世民同样用心。他安排岑文本、褚遂良、马周等人轮流至东宫,与李治纵论治国方略。
而他自己,更是亲力亲为。见李治用膳,便教诲道:
“盘中餐食,皆农民辛勤耕耘所得,当知来之不易。”
见李治骑马,便提醒:“驭马需懂劳逸结合,勿竭其力,方可长久乘骑。”
见李治乘船,便警示:“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以民为本。”
见李治于树下休憩,便劝诫:“木材依绳墨方能取直,君主纳谏言方能圣明,多听谏议,可少犯错。
在大唐宫廷的太子东宫之中,李治偶然间忆起武媚娘曾向自己提及张起灵此人,心中一动,便有了主意。
这一日,他恭敬地来到李世民面前,微微拱手,言辞恳切地说道:
“父皇,儿臣近日听闻张起灵张将军剑术超群,心中甚是倾慕。
儿臣正欲精进剑术,不知父皇可否将张将军赐予儿臣,做儿臣的剑术老师,教导儿臣一二?”
李世民微微颔首,略作思忖。他深知张起灵武艺精湛,若能教导太子,于太子的成长颇有益处。
于是,他微微抬眸,朗声道:
“也罢,这张起灵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来人呐,传朕口谕,令张起灵即日起教导太子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