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震怒(1 / 2)

残阳如血,陈大德勒住战马,望着长安城巍峨的朱雀门,喉间泛起铁锈般的苦涩。

三百精锐骑兵如今只剩二十余骑,马蹄声在暮色里显得格外零落。

他摸了摸怀中密藏的高句丽布防图,张起灵最后那道将四人引开的身影,又在眼前浮现——那位总爱抚弄黑金古刀的同僚,此刻不知流落何方。

大明宫含元殿内,鎏金烛台将李世民的身影投在蟠龙柱上,映得龙纹张牙舞爪。

当内侍通报陈大德归来时,这位天可汗猛地将案上奏折扫落,玉杯在青砖上碎裂的脆响惊飞了檐下夜枭:\"宣!即刻宣见!\"

玄色官袍沾满血渍的陈大德扑跪在地,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地砖上:

\"臣陈大德,罪臣参见陛下!\"

话音未落,便被李世民疾步上前拽住手臂:\"何罪之有?快说,张起灵何在?\"

帝王声音里罕见地带着颤意,陈大德望着那双鹰隼般锐利却布满血丝的眼睛,终于泣不成声。

当高句丽设伏截杀、张起灵孤身引开四人的惨状在殿内回荡时,李世民腰间的螭纹宝剑\"呛啷\"出鞘三寸。

剑锋映着帝王通红的双目,寒光在壁画上的九天龙纹间游走:

\"好个高句丽!竟将朕的使臣视作砧板鱼肉!

传令兵部,三日内备齐粮草军械!\"龙案上的《平辽策》被拍得簌簌作响,朱砂批注的字迹晕开成暗红血痕。

次日太极宫,晨光穿透重重冕旒,将朝会大殿染成一片金黄。李世民将染血的布防图掷于丹墀,十二旒白玉冕冠随着暴怒的动作剧烈晃动:

\"朕的使臣生死未卜,高句丽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朕意亲征,诸位以为如何?\"

谏议大夫褚遂良急步出列,朝笏叩地发出清响:

\"陛下三思!昔年隋炀帝三征辽东,耗尽民力,此殷鉴不远。

当务之急应遣使责问,若贸然兴兵......\"话音未落,长孙无忌已抚着长须接口:

\"张郎将至今生死未明,仅凭一纸布防图恐难服天下。我大唐以仁义立国,师出无名,恐损陛下威名。\"

白发苍苍的魏征更是伏地不起,苍老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嗡嗡作响:

\"兵者凶器,战者危事!望陛下以苍生为念,暂息雷霆之怒!\"

此起彼伏的劝谏声中,李世民死死攥住龙椅扶手,指节泛白如骨。

最终,他猛地挥开袍袖,冕旒撞在蟠龙柱上发出清脆声响,龙袍翻飞间留下满殿惊愕的群臣,和那句久久回荡的怒喝:\"退朝!

暮色初临,两仪殿内烛火渐次亮起,将盘龙柱上的金漆照得明灭不定。

李世民负手立于丹墀,目光扫过阶下神色各异的臣子——长孙无忌捻着胡须若有所思,魏征白发如雪却脊背笔直,房玄龄微垂眼帘似在斟酌言辞,吏部尚书王珪正将笏板握得发白。

太子李承乾蜷在角落里,跛足处缠着的白布渗出淡淡血痕,像一朵迟开的红梅。

\"说说吧,为何执意阻拦朕出征高句丽?\"

帝王的声音沉如寒铁,惊得梁上雀鸟扑棱乱飞。

魏征上前半步,苍老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陛下,吐蕃松赞干布遣使求亲方定,两国盟约墨迹未干。

若此时与高句丽开战,粮草转运、兵员征调......恐重蹈隋炀覆辙,让百姓徒增离乱之苦。\"

李世民摩挲着腰间玉佩,忽然轻笑出声:

\"好个魏玄成,总能说到朕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