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归途(2 / 2)

墙外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惊破了他的沉思。

长安的春天依旧繁花似锦,却不知这盛世华章下,藏着多少即将破土而出的暗雷。

太极殿檐角的铜铃在晨风中轻晃,李世民批阅奏章的笔尖突然一顿——鎏金兽首门环传来清越叩击声。\"宣尉迟敬德进殿!\"

话音未落,玄色幞头配月白纱袍的身影已大步而入,广袖间飘散着龙脑香与硫磺混融的奇异气息。

\"陛下!\"尉迟敬德抱拳行礼,腰间缀满珍珠的蹀躞带叮咚作响,\"瞧瞧臣这身新裁的鲛绡衣,波斯商人说这料子薄如蝉翼!\"

他故意转了个圈,露出绣着并蒂莲的内衬,\"那帮酸儒还笑臣有狐臭,这下可没话说了吧?\"

李世民搁下笔,望着这位曾在玄武门横槊立马的猛将,如今发间竟别着和田玉簪:\"昔日黑煞神,今日霓裳客?\"

\"陛下有所不知!\"尉迟敬德凑近御案,袖口滑落露出缠着金丝的炼丹炉纹样,\"征战时铠甲裹身,汗臭混着血腥味,再好的绸缎也穿不出滋味。

如今太平盛世...\"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

\"臣还得了昆仑奴进贡的石伞散,吞服后浑身通透,仿若羽化登仙!\"

李世民摩挲着御案上的螭纹镇纸,忽然正色:\"听说你想告老?\"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尉迟敬德垂眸望着自己绣着缠枝莲的皂靴,忽展眉大笑:

\"陛下英明!如今文治为纲,臣这粗人连奏章都看不懂,留着也是误事。况且...\"他瞥向阶下侍立的李承乾,\"侯君集能征善战,太子殿下更是龙章凤姿,大唐江山何愁不稳?\"

\"你是想朕也学你,炼丹修仙?\"李世民突然起身,龙袍扫过案上堆积的边塞急报。

尉迟敬德扑通跪地,纱袍下摆散开如苍白莲花:

\"臣斗胆谏言!陛下半生征战,该享享清福了。

若肯放权...\"他猛然抬头,目光灼灼,

\"后世史书定会大书特书——千古一帝,功成身退!\"

死寂中,李世民忽而抚掌大笑,笑声惊飞檐下白鸽:

\"好个尉迟敬德!朕准你每月只上朝两次!\"

待那袭白影飘然远去,李世民的笑意瞬间凝固。

他转向李承乾,看着儿子刻意挺直的脊背,以及那道藏在蟒袍下微微跛行的左腿:\"听闻你近日荒废课业?\"

\"儿臣知错!\"李承乾慌忙叩首,额间沁出冷汗,\"儿臣日夜研读《中庸》,明日便呈御览!\"

他偷瞥父皇阴沉的面色,补充道:\"还习练了《六韬》阵法...\"

\"阵法?\"李世民突然冷笑,抓起案上弹劾奏章甩在地上,\"杜正伦说你与称心彻夜歌舞,可有此事?\"

东宫演武场暮色四合,李承乾握着马鞭的手青筋暴起。

杜正伦的谏言还在耳畔回响:\"魏王李泰的《括地志》即将成书,陛下每日都要翻阅...\"

他望着天边如血残阳,突然挥鞭抽向枣红马:\"备马!本太子要去城西校场!\"

\"殿下!\"杜正伦拽住马缰,\"陛下已明示太子之位非不可废!\"

李承乾勒住马,靴底碾过碎石发出咯吱声响。晚风卷起他的披风,露出腰间半露的断玉——那是玄武门之变当夜,李世民亲手为他系上的护身符。

\"读书?\"他突然大笑,声线带着破锣般的沙哑,\"书能教我怎么守住太子之位吗?\"

暮色渐浓,东宫的宫灯次第亮起。

李承乾望着自己在青砖上被拉长的影子,恍惚又看见父亲当年在渭水之畔单骑退敌的英姿。

马鞭重重抽在石柱上,惊起满树寒鸦,他咬牙低语:

\"我偏要让所有人看看,瘸子也能坐稳这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