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火焚连营(1 / 2)

子时的戈壁朔风如刀,萧夜伏在沙丘上,齿间咬着浸过醋的绢布。三里外的蒙古大营篝火稀疏,反常的安静——按游牧民族习惯,本该有巡夜人唱着长调驱散恶灵。

\"第三队还没就位。\"亲兵李三贴着地面爬来,声音压得比蝎子爬沙还低。他指向西北方隐约的沙暴云,\"要变天了。\"

萧夜眯眼观察那片翻滚的云墙。不是普通沙暴,是戈壁罕见的\"黑风\",裹挟的细沙能钻入铠甲缝隙磨烂皮肉。他取出青铜司南,指针正疯狂颤动——不是指北,而是被地下某种磁石干扰。

\"发信号。\"萧夜从怀中掏出三枚特制箭镞。这些箭头的青铜哨孔被蜡封住,射出去不会发出声响。当三支哑箭呈品字形钉入蒙古营外围的草料堆时,黑暗中立时闪过几道微弱的反光——宋军特种部队的铜镜暗号。

哲别的白鬃马突然在营心大帐前人立而起。老将独眼扫视黑暗,手中弯刀映着篝火发出妖异的红。他感觉到了,今夜的风里藏着比刀更锋利的东西。

丑时的乌云吞没了残月。宋军斥候张嵩像壁虎般贴着一辆粮车底部,用匕首在牛皮车底划开小孔。特制的细竹管缓缓吐出粘稠液体,不是寻常火油,而是混入硫磺与硝石的\"胶焰\"——遇风即燃,遇水更烈。

三十步外的哨塔上,蒙古哨兵突然抽动鼻子。他闻到了微弱的酸味,刚要示警,咽喉就多了支无羽短箭。尸体栽倒的瞬间,塔下阴影里伸出十几双手,稳稳接住了坠落的弓箭与号角。

萧夜在营外半里处竖起耳朵。约定的狼嚎声没出现,反而传来几声布谷鸟叫——这是紧急变更计划的暗号。他立即解开腰间皮囊,倒出十二枚蜡丸。这些蜡壳里封着不同颜色的粉末,是林妙根据阿拉伯配方改良的信号剂。

当第一枚紫色蜡丸投入篝火时,蒙古营西北角突然亮起幽蓝火焰。那不是普通燃烧,而是沿着某种预设路线迅速蔓延的诡异火线。哲别冲出大帐时,整片草料场已变成火海,更可怕的是火势竟逆风扑向中军!

\"地下有引火道!\"老将怒吼着砍翻两个惊慌的百夫长。他独眼突然瞥见沙地上若隐若现的陶管——宋军居然沿着蒙古人挖的排水沟,反向埋设了火油导管!

寅时的黑风裹着火星席卷大营。萧夜亲率五十死士突入东营门,每人腰间别着三把形制各异的短刃:直刃破甲,弯刃割喉,锯齿刃专断弓弦。他们鞋底的羊皮套踏在血水上,比夜猫还轻。

\"放鬼嚎!\"萧夜低喝。十名弩手立即射出特制的哨箭,这些箭镞上的骨哨在飞行中发出冤魂哭泣般的尖啸。配合着士兵们用蒙古语呼喊的阵亡者名字,整个东营瞬间大乱。

哲别在亲卫簇拥下向西突围,突然勒马回望——火海中,一个汉族童奴正被铁链拴在桩上哭喊。老将咒骂着调转马头,弯刀劈断铁链的刹那,童奴袖中寒光一闪。哲别只觉脖颈微凉,反手拧断那细瘦手腕时,才发现孩子掌心攥着块锋利的瓷片。

\"草原的狼...\"老将捂着渗血的伤口苦笑,\"不该圈养羔羊。\"

亲卫们没听见统帅的低语。他们正惊恐地看着西南天空——十二盏诡异的\"天灯\"正随风飘来。这些用薄纱制成的灯笼,底部悬挂着燃烧的硫磺包,所到之处帐篷自动起火。没人注意到,每盏灯下都缀着几乎看不见的细绳,正被三里外的宋军辎重队操控。

卯时的晨光被浓烟染成血色。萧夜突入哲别大帐时,发现案几上摊着半张烧焦的羊皮地图。图上用朱砂勾出的路线直指西方某座城池,边缘还有个小十字架标记。

\"报!擒获蒙古万夫长!\"亲兵押进个满脸血污的将领。萧夜注意到此人左手小指缺了半截——是玉门关战役中神臂弩造成的独特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