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砺剑(2 / 2)

\"完颜宗弼,金主四太子。\"

赵桓手中的火把差点掉落。历史上,正是这个完颜宗弼率军攻破汴梁,制造了靖康之耻!

\"带了多少人?\"

\"随从百余,说是来议和的。\"

议和?赵桓眯起眼睛。金人这是玩的什么把戏?他当即下令:\"让使者先在驿馆住下,就说朕偶感风寒,三日后接见。\"

利用这三天时间,赵桓紧急调整部署。他密令岳飞放缓进军速度,又让韩世忠在黄河北岸大张旗鼓地演练新阵,故意让金国细作看见。

第三日朝会,完颜宗弼昂首入殿。这位金国四太子年方二十出头,却已显露出枭雄之姿,鹰视狼顾间霸气外露。

\"大金国使者完颜宗弼,参见宋主。\"他行的竟是平辈礼,引得宋臣一片哗然。

赵桓不动声色:\"四太子远来辛苦。不知金主有何见教?\"

完颜宗弼咧嘴一笑,露出狼一般的獠牙:\"父王说,宋金本无仇怨,何必刀兵相见?只要宋主答应岁币三十万,我大金立即退兵。\"

殿中群臣顿时炸开了锅。三十万岁币,这比给辽国的还多十万!

\"四太子说笑了。\"赵桓的声音不疾不徐,\"我大宋将士用命,已将来犯之敌阻于黄河以北。如今你们想要岁币,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完颜宗弼眼中凶光一闪:\"宋主莫要逞口舌之快。我大金铁骑所向披靡,若非念在两国民生...\"

\"铁骑?\"赵桓突然笑了,\"朕倒想见识见识。\"他拍了拍手,侍从立刻捧上个锦盒。

盒中是一块扭曲的金属片,隐约能看出是铠甲的形状。完颜宗弼脸色微变——这正是金军引以为傲的铁浮屠胸甲!

\"上月韩世忠在沧州小胜,缴获了几具。\"赵桓轻描淡写地说,\"朕的天工院发现,这种铠甲怕火...\"

完颜宗弼的拳头捏得咯咯响。铁浮屠是金军王牌,若被宋军找到克制之法...

\"还有这个。\"赵桓又拿出个瓷瓶,倒出些黑色粉末,\"四太子可认得?\"

那分明是火药!完颜宗弼强作镇定:\"宋主这是何意?\"

\"没什么。\"赵桓将火药撒回瓶中,\"只是想告诉四太子,大宋不是辽国。想要岁币,拿战马来换!\"

朝堂上一片死寂。完颜宗弼的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突然,他仰天大笑:\"好!好个宋主!既如此,咱们战场上见!\"

说罢竟转身就走,连基本的辞行礼数都不顾了。

赵桓任由他离去,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这场戏,本就是演给满朝文武看的——他要让所有人知道,大宋绝不妥协!

退朝后,赵桓立即召来皇城司提举:\"派人盯紧完颜宗弼,看他沿途都与谁接触。\"

果不其然,当晚就有密报:完颜宗弼秘密会见了前枢密使童贯的旧部,还收了几封密信!

\"果然有内鬼。\"赵桓将密报焚毁,\"传旨,明日朕要亲临神机营。\"

次日黎明,一支不起眼的商队离开汴梁,向南驶去。而在城南三十里的山谷中,三百名神机营精锐已经列队等候。他们装备着最新式的霹雳炮和神臂弩,每人腰间还挂着三个陶罐——这就是赵桓秘密研发的\"震天雷\"。

\"今日演练攻城。\"赵桓一身戎装,亲自下令,\"目标,那座仿制的棱堡!\"

随着令旗挥下,霹雳炮率先发威,石弹如雨点般砸向城墙。紧接着,弩手们发射火箭,为突击队提供掩护。最震撼的是震天雷的威力——陶罐落地爆炸,方圆三丈人畜皆亡!

演练结束后,赵桓将神机营指挥使叫到跟前:\"三个月内,朕要看到一千名合格的火器手。能做到吗?\"

\"臣...\"指挥使咽了口唾沫,\"臣需要更多硝石。\"

\"去找沈砚,朕已经命他建了硝石提纯坊。\"赵桓望向北方,目光如炬,\"秋收之前,朕要北伐!\"

山谷中的演练惊起了群群飞鸟。没有人注意到,远处的山岗上,一个樵夫打扮的男子正用千里镜窥视着这一切。他匆匆记下所见所闻,然后消失在密林深处...

三天后,这份情报出现在了完颜宗弼的案头。金国四太子看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传令下去,全军备战!再派人去告诉父王,宋人...有了新武器!\"

历史的车轮,正在赵桓的强力干预下,缓缓偏离原有的轨迹。但这场关乎国运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