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归朝惊变(1 / 2)

深秋的汴京城仿佛被一层灰翳笼罩,铅云低垂,压得城头的旌旗都失去了飞扬的气势。寒风卷着枯叶掠过青石板路,发出沙沙的哀鸣,偶尔能看见几个行色匆匆的百姓,脸上皆是惶惶不安的神色。赵桓裹紧粗布斗篷,混迹在进城的流民队伍里,帽檐下的目光却始终紧锁着城门楼上那张自己的通缉画像 —— 画像上的朱砂红印刺目至极,仿佛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即将降临。

“出示路引!” 守门士兵的喝问声如惊雷炸响。赵桓不动声色地递上伪造文书,余光不经意扫过对方腰间佩刀。刀鞘上半枚齿轮的暗纹在阴云下若隐若现,与终南山中所见如出一辙。他心中猛地一沉,天机阁的渗透竟比想象中更深,连汴京的城防都已被其染指。

“殿下,快走!” 萧夜不知何时混在人群中靠近,压低的声音里满是焦急。他拽着赵桓拐进一条狭窄巷弄,脚下的石板路坑洼不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烧纸味。街边不时有披麻戴孝的百姓走过,传来压抑的啜泣声,给这座都城更添了几分凄凉。

“这是怎么回事?” 赵桓拉住一位佝偻的老者询问。

老者浑浊的眼中泛起泪花,声音哽咽:“半月前,城南突然爆发瘟疫,短短几天就死了上百人。太医院的大夫说是妖邪作祟,可开的药吃了根本不管用,家里的壮丁... 都没了啊...” 话音未落,老人已泣不成声。

赵桓心头剧震。瘟疫?他立刻想起在终南山时,于《天机秘术》残页中看到的 “蚀骨粉”—— 无色无味,症状与瘟疫如出一辙,且传播迅猛,一旦染上便回天乏术。看来,这又是天机阁的恶毒阴谋,借瘟疫制造恐慌,扰乱朝局。

两人小心翼翼地避开眼线,从一处废弃地窖潜入东宫。刚踏入书房,一股浓重的药味便扑面而来。苏瑶端着一碗汤药匆匆赶来,眼圈泛红:“殿下,您可算回来了!陛下的病情愈发严重,太医院束手无策。李姑娘为了寻找解药,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赵桓接过汤药一饮而尽,目光扫过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展开几份细看,弹劾的措辞极尽恶毒,荒诞的罪名令人发指。其中多份奏折都提到一个神秘 “妖人”,称其传授邪术,助自己制造 “妖器”。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显然是精心策划,背后定有推手。

“萧夜,去把陆远找来。我要知道,这几日朝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桓说着,从怀中取出鲛人泪珠。在烛光映照下,这些晶莹的珠子泛着诡异幽蓝,仿佛蕴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这是他在终南山获得的关键证据,足以揭露天机阁操控鲛人的恶行。

不多时,陆远抱着一个包裹匆匆赶来,神色凝重:“殿下,这是我用‘千里耳’窃听到的密信。王黼与天机阁勾结,不仅在城中散播瘟疫,还打算在三日后的祭天大典上,诬陷您意图弑君篡位!”

赵桓展开密信,工整秀丽的字迹下,是令人胆寒的阴谋。信中详细记录着他们的计划:先借瘟疫制造恐慌,再于祭天大典上,安排假扮的 “妖人” 指认自己为幕后黑手。如此一来,即便有百口也难辩清白,只能任由他们栽赃陷害。

“好一个一箭双雕之计。” 赵桓冷笑,眼中寒芒闪烁,“既想除掉我,又能趁机掌控朝局。但他们忘了,我手中也有筹码。” 他举起鲛人泪珠,“这些就是铁证,只要能呈给父皇,真相必将大白。”

然而,事情远比想象中棘手。次日清晨,赵桓准备入宫面见圣上,却被侍卫拦在宫门外。为首的侍卫统领神色冰冷,宣读圣旨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太子赵桓,私通妖人,图谋不轨,着即废为庶人,幽禁东宫,非诏不得出!”

“我要面见父皇!” 赵桓握紧拳头,怒火在胸中翻涌。

“陛下龙体欠安,不便见客。还请殿下不要为难卑职。” 侍卫统领不为所动,语气生硬。

就在这时,宫门内走出一道熟悉身影 —— 是李晚照。她衣衫凌乱,发丝散落,脸上还带着几道伤痕,显然遭受了不少折磨。看到赵桓,她眼中先是闪过惊喜,随即转为担忧:“殿下,您怎么来了?快走!这是他们的圈套!”

话音未落,四周突然涌出大批手持兵器的侍卫。赵桓迅速拔剑,将李晚照护在身后。这些侍卫进退有度,配合默契,一看便知是天机阁训练有素的死士。刀剑相撞声不绝于耳,赵桓边战边退,心中飞速盘算着脱身之计。

千钧一发之际,一声巨响震得地面都在颤抖,东宫围墙被炸开一个大洞。萧夜带着一队天衣卫杀了进来:“殿下,快走!沈清已经在护城河备好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