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秋初,东宫书房的烛火彻夜未熄。赵桓捏着密信的手指微微发抖,信纸边缘的 “天机阁” 火漆印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暗红色。窗外秋雨淅淅沥沥,打在芭蕉叶上的声响,仿佛是辽国铁骑逼近的马蹄声。
“殿下,这样贸然组建暗卫,万一被陛下察觉……” 李纲眉头紧锁,花白的胡须随着话音轻颤。这位三朝老臣虽支持改革,却也深知皇家忌讳。
赵桓将密信凑近烛火,看着字迹在火焰中卷曲消失,沉声道:“李大人,‘点铅成银’秘术一日不解,国库便如筛子般漏银。而海眼工坊事关重大,若无足够力量护佑,前去便是羊入虎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的《大宋舆图》,“我们需组建一支只听命于我的力量,暗中查探蔡京党羽,守护盐铁专利。”
李纲沉思良久,突然起身,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北斗七星的青铜令牌:“老臣曾在江湖中结识一些奇人异士,这是‘七星盟’的信物。他们身怀绝技,却因不满朝廷腐败而隐居。若以‘报国’之名相邀,或能为殿下所用。”
赵桓接过令牌,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他想起现代历史中锦衣卫的教训,深知隐秘与忠诚的重要性。“此事需绝密进行。明日起,以‘盐铁巡检使’之名招募人手,对外宣称是为巡查官井、打击私盐。”
与此同时,汴京城南的一间破旧酒肆内,沈清正与三个铁匠模样的人低声交谈。桌上摆着的,是赵桓手绘的精密齿轮图纸。“按此图打造,每个零件误差不得超过半厘。” 沈清的手指重重敲在图纸上,“太子殿下说了,这是关乎大宋存亡的‘天机锁’。”
其中一位独眼铁匠眯起眼睛,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图纸:“如此精巧的机关,需用精钢锻造。可精钢稀缺,价格昂贵……”
“钱财之事无需操心。” 沈清从怀中掏出一袋金叶子,“但有一条铁律 —— 若有泄密者,格杀勿论。”
夜深人静时,李晚照提着药箱悄悄进入东宫。她刚推开书房门,便看见赵桓正俯身查看铺满桌面的账本,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墙上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
“还在为钱财发愁?” 李晚照将药箱放在一旁,取出熬好的安神汤,“我变卖了李家在扬州的两处庄子,凑得五万贯。”
赵桓猛地抬头,目光中既有惊喜又有不忍:“晚照,那是李大人留给你的嫁妆……”
“国之不存,何以为家?” 李晚照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发间的碎玉簪随着动作轻轻摇晃,“父亲临终前常说,大宋需要一场变革。如今你做的,正是他想做却未能做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