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无敌的车骑部队(2 / 2)

尔等之护军牛壮,已率3000余后勤兵,携带大量粮草,预计于今晚抵达河东大营。\"

杨平的这项任命,在昨天晚上是和贾诩、张绣二人商量过的。

老狐狸贾诩当然没有反对,想当然地认为:牛壮就是杨平派来的监军。不过,这是应有之义。

而张绣,则沉浸在杨平任命他为从三品的骑兵统领的喜悦之中,没有多想。

随后,杨平又任命:

- 刘处为车骑都统司骑兵副都统,兼护民军骑兵第一师师长;

- 张和为车骑都统司车兵统领,暂定官阶为正四品,兼任车骑第二师师长;

- 崔田(第12章出场过的小兵)为车骑都统司军法司马,官阶为从四品;

- 顾飞为车骑都统司后勤司马,官阶为从四品;

- 曾多为车骑都统司步兵统领,兼任车骑第三师副师长,官阶为从四品;

- 欧阳坚为车骑都统司步兵统领,兼任车骑第四师副师长,官阶为从四品。

……

这些任命,在场众军官根本没有任何反对。

随后,杨平任命张济手下大将胡车儿,担任车骑第三师师长。

这个任命,昨晚倒也和张绣等人通过气了,一致通过。

任命完胡车儿,杨平亲自走下点将台,将徐晃带上来,严肃地任命道:\"本都督任命:徐晃为车骑都统司参军,兼车骑第四师师长,官阶从四品。\"

杨平的这个任命,一石激起千层浪浪!

不仅张绣、胡车儿等人不服,就连张和、刘处等老护民军的军官也是不服。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没有人敢当出头鸟来质疑杨平的决定。

徐晃刚到,也不知道杨平这车骑师是个多大的单位,统领多少兵马?

但徐晃却知道,护民军目前治下的步兵师,是最大的基础作战单位,有6000多人呢!

自己到目前为止,最多也就统领一千多号人,如何能担当起如此重任?

于是,徐晃急忙推辞。

杨平既没有用激将法,也没有打感情牌,而是示意徐晃稍安勿躁,对着点将台下这一万多人邀请道:

\"儿郎们,若有对徐公明之职务不服者,可上场挑战徐公明——步战、骑战,若有胜过徐公明者,

本都督便任命其为车骑都统司参军,兼第四师师长。\"

杨平说得斩钉截铁,根本就不是在开玩笑。

下面的西凉骑兵们一听,这些四肢发达的武夫们瞬间就动心了。

于是,昨天刚刚被杨平任命为骑兵大队长的一名壮汉,牵着马走到点将台前,向杨平行礼说道:

\"都督,属下愿与徐壮士比试一番。\"

杨平迅速从脑中调出了这名壮汉的资料:这是一名羌人,名叫姜牛儿,昨日骑马共挑翻了84个草人。

杨平淡淡地说道:\"姜牛儿,本都督准了。\"

转头看着身旁的徐晃:\"公明,让儿郎们见识下你的武艺。\"

徐晃知道,杨平这是在给自己立威的机会,于是躬身应诺,下了点将台,

徐晃对着姜牛儿抱拳行礼,问道:\"兄台,我等如何比试?\"

姜牛儿看着和自己一样雄壮的徐晃,收起了轻视之心,回礼说道:\"你如此雄壮,你我二人战马对冲如何?\"

徐晃哪会拒绝,抱拳应道:\"可。\"

杨平站在点将台上,对二人说道:\"你等只是比试,不是生死厮杀,且穿好护具。\"

杨平话音落下,自有亲卫上前,给徐晃和姜牛儿穿上一套比试用的护具——主要就是铠甲后面,加装了大量的包裹着芦苇絮的布包,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而两人的骑枪,也是使用弹性极好的白蜡杆,枪头同样换上了硕大的芦苇布包。

点将台前,本来就有一道十步宽的走廊。

两人穿好护甲后,各自跨上战马,随着点将台上一声锣响,徐晃、江牛儿纷纷催动战马向前冲去。

一百多步的距离,两人刚刚将马速提起来,便两马相交而过:

姜牛儿手中的白蜡杆,直直地刺向徐晃胸前铠甲,这里徐晃占了个优势——那就是姜牛儿在昨天才换装了骑兵三宝,而徐晃已经骑着加配骑兵三宝的战马,疾驰了五百多里,运用上更加灵活。

只见徐晃单腿侧过马背、身子与马肚齐平,躲过姜牛儿突来的白蜡杆,

在两马交错之时,徐晃手中的白蜡杆,轻轻地点上了姜牛儿胸前的铠甲上。

即便是徐晃的白蜡杆,在接触铠甲时便已松手,但是飞快的马速,仍将姜牛儿顶得向后弯腰,面色痛苦至极。

两马交错过后,徐晃向前跑了十来步便勒住了战马,而姜牛儿向前跑了三十多步,才勉强停稳战马。

众目睽睽之下,姜牛儿倒也光明磊落,直接在马上向徐晃抱拳道:\"多谢徐壮士手下留情。\"

徐晃也空手抱拳道:\"承让。\"

见徐晃赢得如此轻松,自然有不服者。

就见一个名叫马鸣的匈奴人后裔,出来挑战。

于是,马鸣和徐晃二人,一人手持一张弓、三支没有箭头的箭,同样是百步距离,开始策马对冲。

马鸣直接连珠三箭,间隔不过两个呼吸,全部射向徐晃:

第一箭,徐晃侧身躲过,

第二箭,徐晃压低身姿贴到马肚子上躲过,

第三箭,徐晃直接抬手抓住了飞来的箭矢。

两马交接之时,徐晃将箭矢甩出,正中马鸣胸前铠甲。

二马交错过后,徐晃再度跃上马背,一个令人赞叹的铁板桥,近乎平躺于马屁股上,翻身一箭,正中马明后背,赢得全场骑兵满堂彩!

徐晃这马背上的功夫,即便是马鸣这个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匈奴后人,都感觉佩服!

这场比试之后,又有十余名自恃武艺高强、或箭术高超、或马术娴熟的勇士,出场与徐晃较量,徐晃皆一一获胜。

这一下,全场一万多人,对杨平任命徐晃为车骑都统司参军,兼车骑第四师师长之职,再无疑问,反而纷纷赞叹杨都督的识人之明。

见徐晃赢得轻松、还有余力,杨平决定再给徐晃增加一点威势,同时,也准备更好地震慑一下这帮西凉骑兵。

只见,杨平对着点将台下的胡车儿,笑着说道:\"胡师长,徐晃、徐公明如何?\"

胡车儿心中承认:这徐晃确实是员猛将。

但如今徐晃连续胜了十二场,把自己手下的西凉儿郎压得抬不起头,胡车儿也是心中不忿。

但面对杨平的询问,只能行礼说道:\"徐壮士真乃猛士也。\"

没有承认杨平给徐晃任命的官职。

杨平看着场中端坐马上的徐晃,似开玩笑地对胡车儿说道:\"胡师长可愿下场,与徐师长较量一番?\"

胡车儿有些不明所以,倒也有些跃跃欲试,

而张绣则很期待两位猛将对决一番。

倒是贾诩,捋着胡子眯着眼睛看着杨平,似乎知道了杨平的打算,但也不准备扫了杨平的兴致。

只见胡车儿翻身上马,接过下面后勤兵递来的白蜡杆,大吼一声,跃马冲向徐晃。

徐晃这时也反应过来,杨都督这是要让自己拿下前面这个有胡人血统的西凉战将,既为自己立威,同样也为杨都督争个脸面。

于是,徐晃也不顾身上的疲惫,拿出十二分精神来应战。

两马相交之时,徐晃侧身躲过胡车儿刺来的白蜡杆,一手按着马鞍,身体近乎离开马背。

两马交错之时,徐晃右手一个猛地回掏,紧紧地抓住了胡车儿的马鞍,在箭不容发之际,跃到了胡车儿的马背上。

反应过来的胡车儿,扔掉手中的白蜡杆,狠狠地向后肘击,但徐晃根本就没当回事。

胡车儿的肘击打到了徐晃的铠甲上,徐晃疼不疼不知道,但是胡车儿却是疼得龇牙咧嘴,只是瞬间,便被徐晃用左胳膊锁住了脖子。

看台上的杨平,这才意识到:猛将交手,根本没有什么大战三百回合,基本就是一回合分生死,节奏快的让人眼花缭乱。

见徐晃已然得胜,杨平赶紧命点将台上的传令兵敲响铜锣。

不多时,一匹战马拖着两名壮汉来到了点将台下。

徐晃和胡车儿双双下马,胡车儿面色阴沉,徐晃不卑不亢。

两人到点将台下,双双向杨平行礼:\"都督。\"

杨平哈哈一笑:\"二位师长皆是勇猛之士,让本都督大开眼界。

传令,从本都督自己的资财之中,挑选锦缎十匹,二位师长各赠五匹。\"

三国时代的锦缎,是可以当货币的,如果要和21世纪的货币兑换一下,一匹锦缎大概相当于5万人民币。

徐晃、胡车儿躬身向杨平道谢。

至此,这场整编大会,张济(已故)手下的这万余西凉兵,再也没有炸刺儿的,同样,也没有人敢质疑杨平的决定。

随后,杨平宣布道:

\"护民军车骑都统司,暂辖:

第一车骑师、第二车骑师、第三车骑师、第四车骑师,共四个车骑师。

每个师辖制三个车骑旅,每个车骑旅辖制四个车骑团,

每个车骑团有48名骑兵、5辆战车、48名精锐步兵,加上指挥人员、后勤人员共130人;

每个车骑旅有四个车骑团共520人,加配一个260人的综合后勤团,加上旅部,共计800人,

每旅配置双马、双轮战车30辆、骑兵200人、精锐步兵200人;

一个车骑师辖制三个车骑旅,另配置一个二百人的工兵团、一个三百人的后勤团,

共计编制战车120辆、骑兵700人、精锐步兵800人,配置驮马300匹、战马900匹。”

杨平带来的战马有近千匹,加上张绣所部的4800多匹战马。

可以轻松保证4个车骑师4800匹战马的配置。

另外,车骑都统司辖制一个2000人的训导营。

还将辖制一个4000人的综合保障营,总兵力超过一万八千人。

合理的战车配置,精锐的骑兵、步兵,再有杨平从后世拿来的步坦协同战术做借鉴。

可以说,只要给杨平一个月的时间,完成车骑都统司的协同训练。

这支部队在平原地区,就将会是无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