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1 / 2)

曹昂惊地看着这些狂热的士兵们,他知道,这支部队现在将完全听命于杨平。

如果现在杨平有命令,让这几千将士全部拔刀自刎,曹昂感觉,这些士兵也会毫不犹豫地自刎。

这太可怕了!

同样有这种感觉的,还有第一师师长何仪。不过,他的观点和曹昂有所不同:他感觉现在的这支部队已经可以和天下任何一个诸侯较量了。

看来,他选择加入护民军团,是非常正确的决定。

趁着士气高昂,杨平让军团司马牛壮代替他宣布了对立功士兵们的奖励。

这实实在在的好处,可比光喊口号强多了。

最后,杨平沙哑着嗓子命令道:\"二三子,让我们一起送袍泽们一程!\"

说罢,杨平第一个走上前去,捧上一抔土洒到面前墓坑里的士兵身上。

随后,五千多士兵依次走上前去,给每一个墓坑里添上一把土。

整个过程肃穆而又激昂,仿佛他们埋葬的不是逝者,而是为功勋者添上一捧荣耀。

五千多人一起动手,不多时,一个个小小的坟头就出现在了版梁土丘上。

杨平准备了砖块,在每个坟墓前放了一块青砖,青砖上刻有坟墓主人生前的番号和姓名。

在坟头前三尺挖下一个土坑,将这块砖头埋下,等待以后他彻底平推了这个时代,再为这些将士们树起墓碑。

那将是一座座的丰碑啊!

二月二十六日上午,这一上午杨平在版梁的土丘上,铸造了护民军团的军魂,也安葬了昨天大战中牺牲的将士们。

等这一切完成,何仪带着伤兵以及近卫旅和教导旅的士兵返回了版梁大营准备午餐。

杨平则带着第三旅,押着俘虏来到了版梁土丘的东侧。

这里摆放着一千八百多具曹军遗体。两千多名俘虏动手,不多时便挖出了一个大坑。

杨平命令他们把自己战死的袍泽全部放到坑里,给他们来个集体安葬——这已经算是相当仁义了。

只是在要封土时,曹昂来到了杨平身前深深一躬:\"杨都督,可否让昂将李典将军、以及十多位昂认识的校尉单独安葬,以便其家人有闲暇时前来迁坟?\"

杨平意味深长地看着曹昂——不愧是曹操培养的接班人,即便是身在敌营,还在想办法收买人心。

但这跟他杨平关系不大。沙哑的说道:\"可以,但墓坑由你一个人来挖。\"

曹昂皱了皱眉头,没想到杨平如此可恶。

但话已说出,只得硬着头皮应了下来。接过杨平亲卫递给他的一把铁铲、一把镐头,也不选什么位置了,就在这大坑的旁边开始刨土。

等两千多俘虏将,集体安葬的大坑填平后,由第三旅的士兵们把他们押回版梁大营中继续看管。

杨平饶有兴趣地坐在马扎上,看着曹昂这位贵公子挥汗如雨地刨坑。

亲卫送来了饭食,杨平就和守卫的一百多位亲卫开始大快朵颐,只有曹昂还是倔着脾气在那里刨坑。

到下午三四点钟,曹昂终于将李典和十多位校尉并排埋在了坑中。

这才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一瘸一拐地走到杨平面前。

杨平的亲卫递给他一竹筒已经凉透的小米粥,这位贵公子也没什么讲究了,几乎是一口气喝干了。

缓了口气,曹昂才发现自己刚刚的吃相有多狼狈。但此时他已顾不上这些了,只听坐在他前面不远处的杨平沙哑而冰冷地问了一句话:

\"曹子修,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曹昂愣住了,本来昨天杨平让手下把他看押起来,曹昂估计杨平应该是某位世家出来的子弟,会遵守世家的规则,最多让曹操付出一定代价把他赎回去。

不曾想,这位杨都督真的还想杀他。

曹昂可不觉得杨平这话是在开玩笑,于是他快速思索着到底是哪里惹到杨平,让他又起了杀心。

杨平可不是闲得无聊坐在这儿两三个小时看曹昂刨坑,而是他惊诧于曹操这位长子的毅力——虽然前天刚下过雨,地面还算疏松,但想安葬十几个人,单凭一个人拿着一把破镐头和铁铲,这劳动量有多大?

前世的杨平是经历过的,他是坚持不下来的!而曹昂能坚持两三个小时,这毅力真不是盖的!

本来还想拿曹昂做点文章,现在杨平只想在物理上消灭他!

之所以问一问曹昂,实在是杨平也不知道该作何取舍,杀或放各有优缺点,看曹昂能不能给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吧。

曹昂当然想活,他还有未过门的媳妇要娶,大好的人生刚开始。

他绞尽脑汁想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杨平这家伙本来就没打算和世家合作,那么就不要用世家规则那一套来和杨平打交道。

再一个,如果杨平喜欢用钱,那么曹操可以给他很多钱。但作为一个大军阀头子的接班人,他知道在这乱世中钱没什么用,有用的是粮食、布匹和武器。

但这些东西曹操都不充足,曹昂知道自己的身价很高,如果用这些东西换自己的命,他也有些不乐意。

剩下的还有什么能打动杨平的?

对,时间!

从被俘这一天,杨平所部的表现来看,杨平有志于把天下搅个天翻地覆,再重建一个天下,自己当主宰。

那么,他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于是,曹昂稳了稳心神,对杨平行礼道:\"昂可留于杨都督处做质子。在三年内,昂可以保证曹家之兵不会渡汝河南下。\"

杨平认真思考了一下,最终放弃了杀曹昂的打算——活着的比死的有用!

于是,让亲兵回营带来了昨天俘虏的曹树和一百多个曹军俘虏。

杨平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曹树,每人给一把环首刀、三天的干粮,你们带着你家公子的信件返回兖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