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带着曹昂站在板梁的最高处,观看下方的这一场突袭战。
刚开始,曹军势如猛虎,不可阻挡!列阵在最前的两支行军队伍,基本没有什么反抗就被消灭掉了。
可是,曹操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可惜的表情。
曹昂不解地问道:\"父亲,我军势如破竹,为何父亲仍有惋惜之色?\"
曹操叹了一口气,说道:\"杨平此子真乃机警之人也。
若其行军队伍再向前二里,我等埋伏于版梁土丘上的伏兵直接向东杀出,杨平这5000披甲之兵将瞬间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虽我军势如破竹,但却平添了许多变数。\"
曹昂也是知兵的人,以常理推测回答道:\"父亲,即便如此,此战我军也稳操胜券。
如此之近的距离,以精锐之师以逸待劳,突袭数量相当的军队,自古以来都是突袭者胜。
这天下,还没有哪支部队能够在遭受突袭时反败为胜的。\"
但是这话刚说完,曹昂就愣住了。
因为杨平的行军队伍,仅仅是在刚刚遭受突袭这几分钟稍有混乱,甚至还有逃跑的士兵被督战队砍翻在地。
然而,过了这几分钟以后,曹昂就发现杨平这支行军队伍竟然丝毫没乱——对,就是没乱!
他视力很好,能看到在两里地外的杨平的帅旗,鲜红的帅旗就高高地插在那辆宽大的战车上。
自帅旗往后,那支行军的2000多人的队伍,竟然开始有序地列阵。
而帅旗之前的那支队伍,其行军队列的第三个方阵、第四个方阵,竟然做出了自杀式的前出。
己方的攻击队伍竟被这两个方阵一冲击,势头急速下降。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帅旗前最后一个行军队列,竟然在短短数分钟内完成了列阵。
随后就是,攻击的曹军在这个方阵面前死伤无数,不得已,只能绕过这个方阵,去进攻已经初步列成阵势的杨平中军大阵。
曹昂目瞪口呆地转头看着曹操,震惊的喃喃自语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连说了三次不可能。
曹操拍了拍曹昂的肩膀:\"子修,准备收兵吧。\"
曹昂下意识地回了一句:\"我军势头正猛......\"
接下来的话曹昂没说,他已经意识到:战前,他父亲安排这种快冲猛打的战术,根本就没考虑到,杨平所部能这么快的成建制结成阵列。
已经冲杀了一刻钟的曹军士兵,无论是体能、还是意志,都几乎达到了强弩之末的状态,再勉强进攻列阵完毕的杨平之军,那是让士兵们去送死!
心中也不由得佩服,父亲真是拿得起放得下,见势不可为果断撤军。
于是对曹操行礼道:\"儿这就去传令,鸣金收兵。\"
曹操点头,给曹昂解释了一句:\"杨平此去欲截击我军,其所带部队,经此一战,已经被我等打掉一半精锐。
另一半已事不可为。吾儿当切记:事不可为,及时后撤。\"
曹昂对曹操行了一礼,表示受教,然后快步走向旗鼓号令处。
曹操撤军的命令很果决,但是有些晚了!
杨平那高高挂起的鲜艳帅旗,就是最好的攻击目标,绕过近卫旅第五团的防线后,李典、乐进二人一东一西,带领着缓缓分开的黑色潮流,如一把钳子一样从两边夹击帅旗所在。
三十步距离!
随着抵达杨平指挥车上的何冬一声令下,十二辆战车上的十二部双弓床弩射出了锋锐的箭矢。
由于距离极近、有小长矛号称的箭矢,直接洞穿了穿着铠甲的曹军士兵,强大的动能,让被洞穿的尸体又撞翻了身后的一名士兵。
随着战车上双弓床弩发射,列阵于战车两侧的六十部三弓床弩,开始以三段击的方式,连续不断地射出如标枪般的箭矢。
如此近的距离,标枪的威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密集的人群使每一支标枪都不会落空,甚至有的标枪能一枪穿透两三名曹军士兵,像串葫芦一样将他们钉在地上!
床弩开始发射,列阵于圆心的六十部投石机,开始瞄准百步位置进行遮断式射击。
砖头、石块连绵不绝地砸向阵前百步位置,黑压压的曹军队伍里面,立马被砸出了一道隔离带。
隔离带之后的曹军见此威力,纷纷裹足不前,或者向两侧闪开(果然是精锐,如果是乌合之众肯定会想着向后逃,而后边蜂拥而至的士兵会推着他们向前走)。
在隔离带之前的曹军就倒了大霉——双弓床弩、三弓床弩这种大杀器威力大,但是数量算不上密集。
列阵完毕的教导旅士兵使用的二百多部强弩,射出的连绵不绝的弩箭,才是这场屠杀的主力:
冲锋的曹军根本无法向前突进,只能如割麦子一样一片片倒下!
在隔离带内的曹军已经再无冲锋势头后,
近卫旅器械团团长朱八,将三弓床弩瞄准了绕道东侧进攻过来的,一位穿着与士兵截然不同铠甲的将军,果断扣下手中的弩机。
弩箭如长了眼睛一般,呼啸着一闪而过,直接将那名穿着双层铠甲的曹军将领钉在了地上!
李典——这位曹操起兵时,就带兵追随的原始股东,就这么死在了杨平阵前七十步的位置。
乐进因为冲锋时被烂泥绊倒,没有进到阵前百步范围,侥幸保住一命。
而许褚则带着精锐,正在猛攻近卫旅第五团的防线。
此时的第五团防线也已经岌岌可危,许褚感觉只要再冲一次,就能将这一支二百来人的队伍彻底冲垮,然后就能从正面直接攻击杨平的中军了。
就在此时,版梁的土丘上响起了急促的鸣金声:
\"叮叮叮叮叮叮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