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版梁大战之许褚冲阵(1 / 2)

300米距离,一个成年人负重20斤,大概需要2分钟能够到达。

如果行进的路面是松软泥泞的土地,这个时间将会增加到4分钟。

杨平部队装备的胸前板甲,有两个类似于现代书包的背带,穿戴时只需要背带绕过手臂,挂到肩膀上,再将两个背带之间的绳索拉紧,便算完成了上甲动作。

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一个士兵几乎在呼吸间就能完成给自己挂上板甲。

但看着黑压压的敌军向自己冲锋而来,作为开路先锋的进卫旅第一团士兵们却一个个手脚僵硬、慌乱不已,

以至于挂上板甲这个已经被他们训练得极为熟练的动作,竟然愣生生地在2分钟之内还没有全部完成。

甚至,刚刚整编进第一团的何仪所部的老兵油子们,看到这密密麻麻的敌人突袭而来,直接扭头就跑。

还好,第一团的司马王良是个狠角色,直接带着身边的斥候伍,拔出大刀,将这些逃跑的十几个兵油子直接砍倒在地,这才制止了骚动的队伍。

然而,因为这十几个老兵油子的逃跑,让本就已经紧张慌乱的第一团士兵们更加慌乱。

虽然王良及时制止了部队溃散的趋势,但是慌乱的士兵们刚刚完成披甲,还没有列队,

许褚带领着300甲兵已经杀到了第一团的阵前。

张三作为第一团的团长,这位曾经还想吃了杨平的狠人,实际上没有那么狠。

这位在训练时表现还算出色的精壮汉子,在看到曹军冲来时竟然手足无措、大脑宕机。

其实甭说张三,就连第一团的副团长刘海、另一位司马闫宁,遭遇突袭都没能做出有效的反应。

不过张三也确实狠辣,几口吞下手中的饼干(后文会介绍这个饼干)后,

看着许褚带队已经冲杀到阵前,而自己的士兵们还在慌乱地拿着武器准备整队,于是就带着自己身边的精锐传令伍前去迎战。

同样是拿着大刀,许褚那长度一米六的斩马刀,仅仅是一个闪身一个斜劈,直接将张三从胸腹斩成两截!

就连杨平给他炼制的胸前板甲,都没有挡住许褚这势大力沉的一刀。

跟随张三而来的6位士兵,旋即就像一粒沙子投进汹涌的河水里,连一个浪花都没有泛起。

曹军踏过,鲜血染红了地面,和那随风摇摆的青草一起构成了一幅诡异的画面。

许褚带队,像狼入羊群般冲进了第一团的行军队列里肆意砍杀。

杨平部队的装备确实精良,以至于许褚那把锋利的大刀,砍杀了数人后竟然卷刃得厉害,在砍另一个人时竟然没砍透他胸前的板甲,而是将板甲斩成了折叠状。

倒是被他砍中的士兵,被这巨大的力道震得腹脏破裂,吐血而亡。

随着砍杀的进行,许褚发现他的推进速度迅速降了下来。

这时就体现出,杨平这个现代人的奇思妙想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

众所周知,古代冷兵器作战,有建制、能形成队列的部队,可以轻松碾压没有建制、混乱的队伍。

第一团的士兵虽然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冷兵器冲杀,但是兵员素质确实是杨平精挑细选的,身体素质至少达到了曹军士兵的平均水平。

这些士兵们在经过起初的慌乱后,迅速开始寻找长官——头上帽子插旗的人:

(杨平部队在换装后,由身后背旗变成了帽领插旗。

普通士兵帽子是光秃秃的,伍长会在帽子上插一面小小的三角形红旗;

小队长则在红旗上画上一道黑杠;

中队长是两道黑杠;大队长是三道黑杠;

副团长则是在小三角红旗上画一道黄杠;

团长是两道黄杠;副旅长是三道黄杠;

旅长则是一面正方形的小红旗,四周镶着金边;

副师长在方形小红旗的金边里绣一个金色五角星;

师长是两颗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