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莫听穿林打叶声(1)(1 / 2)

彘仇 青木秋桑 1121 字 22小时前

从五月初六接到圣旨后,按照提前的筹备,王婉初七一早就得随嫁妆及迎亲的队伍,在两个堂兄和弟弟王博睿的护送下赶赴长安。因为皇上龙体违和,太子不能亲到晋阳城相迎,就由赵霄率领三千御林军前来接亲。再加上太子自己的卫队,连同奉旨前来的宗室亲王及各部大臣,和尚工局的女官及太监,浩浩荡荡的总共有五六千人之多。城里城外,十里八乡看热闹的百姓,使得整个晋阳城熙熙攘攘,水泄不通。

王婉身着大红金线绣凤凰的的嫁衣,头戴凤冠,就要告别这熟悉的家园,告别自己的亲人。她虽眼底酸涩,强忍着泪花,脸上却带着得体的微笑,看着白发苍苍的祖父慈祥的面容;看着父亲眼中的不舍和疼惜;看着母亲已经红肿的双目和微微颤抖的双肩;看着叔叔婶婶的强颜欢笑。她勉强镇定着一一辞别,转身出门的那一刻,她听见母亲压抑不住的低唤了一声“婉儿,保重!”她已不能回头,眼泪却无声的滑落下来,滴在那金线织就的金凤上,转瞬间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她只能挺直脊背,仪态万方的款款向前,心中却一片潮湿,兀自默念着:“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别离。”

数十里红妆,那一百六十八台的嫁妆和迎亲送亲的人群车马,从她家门前一直顺延到城墙外,首尾不能相见。军士轿夫,太监宫女,一切都井然有序。路旁是欢呼的人群和数不尽的鲜花盛放着,沿途经过的树枝上都系着红绸编织的硕大花朵,衬着绿叶,分外耀目。两旁皆有手持金盾的守卫,太子妃出嫁,名动天下,涌动的人群比踵接肩,争先恐后的想目睹这百年难见的婚礼,这欢腾热闹使得满城繁花都仿佛失了颜色。

王婉所乘的马车以黑楠木为车身,雕梁画栋,巧夺天工,花草皆为金叶。马车四面丝绸装裹,镶金嵌宝的窗牖被一扇浅蓝色的绐纱遮挡着,里面可看见外面,而外面却看不见里面分毫。两匹通体黝黑的千里良驹迈着整齐矫健的步子,稳稳的拉着高大宽敞,装饰着皇家专属的墨蓝色马车,行走在队伍的正中间。

春兰见王婉一脸肃容,眼睑下有淡淡的青色,便铺好褥子道:“小姐,躺下歇会儿,此去路远,您这几日都没好好歇息下。”王婉用手指着自己头上的凤冠说:“快把这个取下来,实在太重了,压得我脖子困。”秋菊一面小心的取着凤冠,一面赞叹道:“这果然是皇家气派,这马车不仅坐着舒适,还这样的宽大,除了我们三人再把夏荷冬雪叫来,也不显得拥挤。就是这凤冠,金银配上宝石,确实是太重了,辛苦了小姐的脑袋。”

王婉揉着发酸的脖子,嗔怪道:“你不说话,也没人当你是哑巴。再加两个人,你是想把那两匹马累坏吗?”

迤逦几十里的娶亲队伍,所到之处皆被人山人海包围,中途在驿站打尖歇息,王婉为了省去麻烦,并没有下车。只是在马车上草草地用了一点,围观的人群不曾见到太子妃的身影,颇有些若有所失。

晚上宿在河西驿中,从这儿到长安,还有大半日的路程。因人数实在众多,只有太子妃和婢女及女官住在驿馆内。其余人等只能在驿站外面搭起行军的帐篷,幸而已是初夏,气候倒也宜人。附近有乡绅及地方官吏送来本地特产,军士们埋锅造饭,烤羊烹鱼,十分的热闹喜庆。

王婉在马车上坐了一天,到了驿馆后,看着驿丞用心收拾过的房间,清爽干净。因喜爱北墙下的那一丛兰草的幽香,便和女官们换了房间。北房除了没贴大红的喜字,收拾也是极素净的,王婉用过饭后便早早的歇息了。她的院中有自己的弟弟及两个堂兄守着,院外是赵霄带着太子的贴身卫士,一切都安排的极是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