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团队协作:帝光的齿轮(1 / 2)

距离地区预选赛开战只剩一周。帝光篮球馆内的气氛,比平日更加凝重,训练强度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级。汗水砸在地板上的声音、篮球高速传递的呼啸、肌肉碰撞的闷响,以及虹村修造队长低沉有力的指令声,共同构成了一曲名为“备战”的交响乐。

经历了那场荡气回肠的单挑,青峰大辉和白泽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敌意并未消失,反而转化成了某种更激烈的竞争意识,但这份竞争被严格限制在了“队友”的框架内。青峰不再轻易用“滑溜”“娘们儿”之类的词挑衅白泽悠,取而代之的是训练中更加凶狠的防守和更加刁钻的进攻试探,仿佛在说:“别以为赢了一次防守回合就了不起,再来试试!” 而白泽悠,也以更加专注的预判和愈发精妙的卸力、滑步技巧回应着,眼神中燃烧着无声的战意。

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在虹村修造有意的引导下,正逐渐融入帝光这台精密机器的运转之中。

“停!” 虹村的声音如同惊雷,瞬间让激烈的半场攻防演练停了下来。他眉头紧锁,指着刚刚结束的一次进攻:“绿间!你的跑位太死板了!预判了对手会跟防你的三分路线,为什么不利用紫原的掩护反向切入?你的中距离难道不能投吗?”

绿间真太郎推了推眼镜,面无表情:“根据计算,在那个位置强行切入的成功率只有43.2%,而对手对我三分球的防守强度达到78.5%,在外线等待空位或吸引防守后分球是更优解。”

“计算?”虹村的声音带着一丝压迫感,“篮球场上瞬息万变,对手不是机器人!你的跑位死板,就给了防守方喘息的机会,压缩了整体的进攻空间!我需要你动起来!像个活人一样动起来!用你的跑动撕扯防线,为其他人创造机会!这是团队,不是你的个人投篮秀!”

绿间沉默了一下,镜片后的目光闪烁,最终微微颔首:“明白了,队长。” 他并非不懂道理,只是过于依赖计算的习惯需要外力去打破。

虹村的目光又转向内线:“紫原!卡位!卡位要凶!要用你的身体告诉对手,这片禁区是你的地盘!别让他们轻易绕前!还有,拿到篮板第一时间找快下的青峰或者位置好的赤司、悠,别自己瞎运!你的任务是统治篮下,不是当控卫!”

“啊~好麻烦……”紫原敦懒洋洋地应着,但还是象征性地用力顶了顶身后负责防守他的陪练队员,巨大的身躯像一堵墙般牢牢占据位置。

接着,虹村看向白泽悠和青峰:“你们两个!攻防转换再快一点!青峰,悠抢到篮板或者完成抢断,你的眼睛就要盯着前场!别等着球传到你手里才开始跑!悠,拿到球第一时间的视野要开阔,找到最快、最有威胁的推进点!青峰冲起来了,你就得把球送到他前面!别让他减速!”

青峰撇了撇嘴,没说话,但眼神里表示知道了。白泽悠则认真地点点头:“是,队长。” 他脑海中快速复盘着刚才的几次快攻,确实有两次因为观察稍慢,错过了青峰已经启动的最佳传球时机。

“赤司!”虹村最后看向场上最冷静的指挥官,“节奏!进攻的节奏由你掌控!该快的时候雷霆万钧,该慢的时候稳如磐石!观察每个人的状态和位置,把球送到最该去的地方!你是我们的大脑!”

赤司征十郎平静地点头,赤色的眼眸扫过全场,如同一位俯瞰棋局的帝王:“了解。”

训练重新开始。这一次,帝光的进攻明显流畅了许多。

**齿轮,开始咬合。**

* **绿间真太郎不再拘泥于三分线外。** 他开始利用紫原敦庞大的身躯做无球掩护,时而反跑切入,接赤司精妙的击地传球完成中距离跳投;时而利用切入带走防守人,为外线的白泽悠或赤司创造出空位机会。他的跑动虽然依旧带着一种精密的计算感,但不再死板,成为了拉扯防线的重要一环。

* **紫原敦在内线的存在感更加恐怖。** 他牢记虹村的训斥,卡位如同巨兽搏斗,牢牢霸占着篮板球的落点区域。抢下篮板后,他不再犹豫,目光迅速扫过全场,如同灯塔般精准地将球甩向已经启动的青峰,或者找到位置绝佳的赤司、绿间,偶尔也会给到空切进来的白泽悠。一个巨大的、高效的**篮板与一传枢纽**正在成型。

* **青峰大辉与白泽悠的快攻连线开始显现威力。** 一旦防守成功或抢下篮板,青峰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豹,第一时间就全力冲向对方半场。而白泽悠,在虹村的提醒和日常观察桃井笔记中关于“视野与传球时机”的标注下,传球意识和精准度也在飞速提升。他总能在混乱中捕捉到那道疾驰的黑色闪电,送出恰到好处的长传引导球,让青峰无需减速便能接球完成暴扣!这种**“野性冲刺”与“幻影制导”** 的组合,成为了帝光最致命的快攻武器之一。

* **赤司征十郎的调度愈发炉火纯青。** 他如同最精密的计算机,冷静地分析着场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当对手试图包夹内线的紫原,他立刻将球分给外线蓄势待发的绿间;当青峰被严防死守,他巧妙地利用白泽悠的切入和假动作吸引防守,为黑子哲也创造出一瞬间的传球缝隙;而当对手的防线被反复拉扯出现混乱时,他也能敏锐地抓住机会,自己突施冷箭。他的每一次传球都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切割着对手的防守阵型。

而在这华丽的进攻齿轮运转中,还有一个近乎无形的、却至关重要的部件——**黑子哲也**。

他的存在感依旧稀薄,但作用却越来越无法忽视。他的“视线诱导”运用得更加纯熟,往往一个简单的跑位,就能让防守他的球员短暂地“遗忘”他的存在,从而为队友创造出宝贵的空档。他的传球,依旧是那么神出鬼没,时机刁钻,总能出现在防守方最意想不到的位置,送到最舒服的接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