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旧仆遗孤,药庐新生(2 / 2)

少年摇头,睫毛上还沾着夜露。

\"因为它们能吸收灵脉里的生气。\"苏岐拉着他的手按在湿润的泥土上,\"灵脉像人的经络,药草的根须就是细针。

来,跟着我——\"她闭目凝神,小臂上的五圣纹泛起淡金,\"想象你指尖有根线,顺着泥土往下,找那缕暖融融的、像晒过太阳的棉絮似的气。\"

小六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

他能感觉到掌心的泥土在发烫,有什么东西正顺着指缝往身体里钻,像春天第一口融雪的溪水,清得让他眼眶发酸。\"我...我摸到了!\"他惊得差点跳起来,\"是细的,软的,还缠着片叶子——是不是金盏草的根?\"

苏岐笑了,这抹笑比晨雾散得还快。

她瞥见院角老槐的影子里,有道灰扑扑的影子正往这边挪。

\"小岐啊~\"柳婆婆的声音像浸了水的破棉絮,从墙根的野菊丛里渗出来,\"这娃娃倒是个好苗子,可你看他手嫩得很,哪像能扛事的?

不如让我帮你......\"

苏岐的封魂锁\"唰\"地弹出三寸。

她转身时袖中玄星针已扣在掌心,那抹灰影正蜷缩在老槐的树洞里,半张青灰的脸从树疤里探出来,舌尖舔着裂开的唇:\"你看,连个小娃娃都比你更懂药......\"

\"闭嘴!\"苏岐的玄星针\"噗\"地扎进自己掌心。

血珠顺着针尾滴落,在泥地上绽开红梅,那灰影发出刺耳的尖叫,瞬间缩成一团黑雾。

她盯着掌心的血,声音冷得像冰锥:\"柳婆婆,你死了二十年,该明白——人心不是药,不能用蛊虫控,不能用邪术捏。\"

黑雾里传来哽咽般的抽泣,渐渐散进风里。

小六攥着那三粒种子站在她身后,指节发白:\"苏姑娘,那是......\"

\"是被邪术困在槐树上的孤魂。\"苏岐扯下腰间的帕子裹住手掌,\"别怕,她伤不了人,就是爱挑唆。\"她低头看了眼帕子上的血,又笑了,\"再说了,要是连个孩子都信不过,我还重建什么药庐?\"

暮色漫上药庐时,灶房的炉火正\"噼啪\"响着。

赵虎煮了锅南瓜粥,米香混着柴火气,把整间屋子熏得暖烘烘的。

小六蹲在灶前添柴,火苗映得他脸上的泥点都发着光;苏岐摊开从系统空间刚解锁的《青囊药园图》,羊皮卷上用朱砂标着药池、晾药台、灵脉井的位置。

\"药房要建在东头,晨光能晒到药柜。\"她指尖划过图上的红点,\"诊堂放中间,方便村民进进出出;灵脉池得挖在后院,用青石板铺底,引山里的活气养药苗......\"

赵虎捧着粗陶碗的手顿了顿。

他望着苏岐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半月前她举着封魂锁冲进山坳救村童时的模样——那时她眼里只有火,烧得人不敢靠近。

可现在,那火软了,像春夜的篝火,照着周围的人都暖。

\"原来你想要的......\"他喝了口粥,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不是把血煞门的人一个个砍了,是把宗里的魂儿重新种回土里。\"

苏岐没说话。

她望着窗外渐浓的夜色,想起奶娘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要活\",想起小六掏出来的半块青囊令,想起系统空间里那些泛黄的手记——每本都写着\"药园长青,医道不灭\"。

\"赵叔,\"她突然握住他的手腕,\"等药庐建好了,我想教村里的孩子认药草,教他们用针驱邪。

奶娘说过,医道不是一个人的本事,是要传给千万人,让千万人接着往下种。\"

小六从灶前抬起头,柴灰落在他睫毛上:\"我也想学。

阿爹说,宗里的仆役也要会认药、会护脉,我...我想跟着您学医,等药庐建好了,去南山把埋着的药种都挖出来。\"

炉火\"轰\"地窜高半尺。

苏岐望着跳动的火苗,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她伸手摸向腰间的封魂锁,那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像在提醒她——仇恨从未消失,只是有了更结实的根。

后半夜起了风。

苏岐裹着旧棉袍巡视药园时,山风卷着股子腥气撞在脸上。

她停住脚步,封魂锁在掌心发烫——那是阴煞的味道,和血煞门的追魂令一个味儿。

她抬头望向山神庙的方向,那里的天空比别处更暗,像被谁泼了墨。

\"小六。\"她轻声唤了句。

\"在呢!\"少年的声音从药庐里飘出来,带着刚睡醒的含糊,\"我把药种收在陶罐里了,还垫了干松针......\"

苏岐笑了,转身往回走。

风掀起她的衣摆,却掀不动她压在袖底的玄星针——那枚针上还凝着白天的血,此刻正随着她的心跳,一下下敲着掌心的伤口。

东边的天开始泛白时,药庐的竹门\"吱呀\"一声开了。

小六扛着锄头冲出来,裤脚沾着昨晚的粥渍;赵虎提着两桶灵泉水跟在后面,桶里的水晃出细碎的光;苏岐走在最后,怀里抱着那卷《青囊药园图》。

晨雾里,废弃的药田正慢慢露出轮廓。

而山神庙的供桌下,那半枚血玉追魂令在阴影里泛着幽光,像是某种未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