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德?”
“不是他是谁?杜立德和宋银枝去接……那个女的出院!”
那个女的?
要说家里谁对杜鹃的怨念最深,小蓉绝对排在第一位。
“下车的时候,杜立德和宋银枝还搀着她,像是没好利索,要我说,就她做的那缺德事,瘫了都便宜她!”
李天明从不刻意去关注杜家的事,听小蓉说的,杜鹃年前被送去海城,一直到今天才出院,伤得应该是够重的。
兄妹两个正说着,又有人到了。
张丽梅和谢建设。
两人一起登门,应该是商量好了。
“你们咋知道我们回来了?”
“天亮送靳小琪,我正好在知青点儿!”
张丽梅说着,丝毫不见外地坐在了灶台上,伸手掐下一束没落下的稻穗,放在一旁的木斗里。
“你弟……真和靳小琪好了?”
年前张丽梅还曾想把她大舅家的表妹介绍给天亮呢。
“你不都看见了嘛!”
这年头,如果不是正经搞对象,男女走得太近,是容易被人说闲话的。
“你们两口子来找我,是想说宅基地的事吧?”
宋晓雨听到动静也出来了。
“丽梅和建设大哥来啦!”
当初在知青点的时候,谢建设是负责人,两人也算熟悉!
“是,我们俩商量好了!”
张丽梅没理会,李天明调侃的那句“两口子”。
反正她和谢建设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
现在就差摆酒席、领结婚证。
“咋定的?”
李天明看向了谢建设。
谢建设忙道:“我愿意在村里单独立户!”
“你可得想好了,一旦户口从知青点儿独立出来,往后就算是有回城的机会,你怕是也走不了了!”
对此,谢建设早有心理准备。
回去干啥?
家里就那么两间屋子,挤了八口人,他再回去,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而且,没有工作,回去难道当盲流子吗?
现在城里的工作岗位有多难找,就连永河县这个一个小县城,都只能把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下放到农村,自己赚口粮。
京城更是一岗难求。
前年,谢建设也曾回京城探亲,结果在家那一个星期,还不如在李家台子畅快呢。
父母整天沉默寡欲,大哥也早就没了当初的兄弟情,第一次见面的嫂子,整天看他的眼神,就差直接问出来。
“你啥时候走?”
与其在家遭人白眼,还不如在李家台子落户。
至于和张丽梅的事,家里根本不参与,感觉就像是没他这个人。
“不回了,一辈子就在李家台子扎根落户了。”
现在说得容易,将来如果真的有回城的机会,李天明不信谢建设会不心动。
好几次,李天明都想劝劝张丽梅这位老同学。
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他们毕竟只是同学,人家的事,轮不到李天明多嘴。
“行吧,这事我见着学庆叔,和他打个招呼。”
“还有个事要求你,我们要盖房子,一时半会儿也盖不起来,养殖场那边的门卫室……能不能先借给我们?”
两人打算出了正月就结婚,现在还没住的地方呢。
知青点那边毕竟不方便,于是就打起了养殖场,原来李老六住的那间门卫室。
李老六死后,那间屋子一直空着。
“这事我应了,你们收拾出来就搬过去吧!”
举手之劳,李天明自然不会为难两人。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张丽梅说着,起身就要走,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愣是从干稻草上撸下来一大把稻谷。
“在家吃了再走吧!”
身为女主人,快到了吃饭的点儿,自然是要留客的。
“不了,建设还得送我回大鱼淀呢,等我们办事情那天,都来喝喜酒!”
把两人送到院门口,李天明才回来。
“天明,你觉得丽梅和谢建设……能行吗?”
李天明笑道:“还说我是操心的命,你不也一样,啥叫行不行的,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人家的私事,咱管那个干啥。”
嘴上这么说,李天明的心里还是盼着张丽梅往后的日子能顺顺当当的。
已经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未来如何,全都要看她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