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耶律大石在布达拉宫大殿召集众将。
“陛下有令,”
耶律大石展开圣旨,“吐蕃故地设'雪域都护府',由种浩任首任都护,统兵五万镇守。”
种浩单膝跪地:“末将定不负陛下所托!”
“至于吐蕃王室...”
耶律大石冷笑一声,“赤扎西、索南等押解回京,其余贵族,凡抵抗者,尽诛三族!”
……
捷报传至汴京,朝野震动。
李世民在朝堂上朗声大笑:“好!吐蕃既平,我大宋疆域再扩万里!”
李纲出列奏道:“陛下,吐蕃故地该如何治理?其民彪悍,其地高寒...”
“朕已有决断。”
李世民摆手打断,“其一,移民实边,鼓励汉藏通婚。”
“其二,修建驿站道路,加强控制。”
“其三,尊重当地宗教,但必须学习汉话汉字。”
李世民目光扫向文武百官。
“自南洋至西域,自雪域至东海,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李世民的声音如洪钟大吕,在殿前广场上回荡,“皆为我大宋疆土!”
随着他手臂挥动,疆域图完全展开。
这幅新绘制的舆图比原先大了整整三倍。
南海诸岛如珍珠般点缀在碧波之上,西域大漠中标注着数十个新归附的城邦。
雪域高原上赫然标记着\"逻些都护府\"的金色字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如潮水般涌来,文武百官齐刷刷跪倒,额头紧贴汉白玉地面。
李纲的白须因激动而颤抖。
种师道的铠甲发出轻微的铮鸣。
就连一向沉稳的宗泽、张叔夜也红了眼眶。
李世民目光扫过匍匐的群臣,嘴角微扬。
三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北宋,如今已成为横跨东西的庞大帝国。
这盛世,已超越了他记忆中的贞观。
“报——!”
传令官疾步奔上玉阶,“南洋都护府肃王殿下遣使进献,船队已至汴河码头!”
“宣。”
李世民一挥袖袍。
不多时,一队身着异域服饰的使者拾级而上。
为首的使节双手捧着一个鎏金匣子,在丹墀前恭敬跪下:“肃王殿下命臣献上三佛齐镇国之宝——'龙睛珠'一对,夜能生辉,光照百步!”
匣盖开启的瞬间,殿前为之一亮。
两颗鸽卵大小的明珠静静躺在锦缎上,在日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仿佛真有龙睛藏于其中。
“好一个龙睛珠!”
李世民朗声大笑,“肃王有心了。”
“报——!”
又一名传令官奔来,“西域都护府郓王殿下遣使到!”
这次上殿的是一队风尘仆仆的胡商打扮使者。
为首的虬髯大汉单膝跪地:“郓王殿下攻破大食都城缚达,获哈里发金冠一顶,特命臣等快马加鞭献与陛下!”
金冠被高高捧起,阳光下璀璨夺目。
冠身以纯金打造,镶嵌着十二颗祖母绿,正中央是一颗鸡蛋大小的红宝石,流光溢彩。
“报——!雪域都护府种浩将军遣使到!”
“报——!安南都护府景王殿下遣使到!”
“报——!银岛都护府李宝将军遣使到!”
“报——!高丽都护府折彦质将军遣使到!”
“报——!辽东都护府种师中将军遣使到!”
一队队使者接踵而至,献上各地奇珍:逻些城的千年雪莲、占城国的七彩珊瑚、倭国的玉藻前镜、高丽的千年人参……
大殿前的贡品很快堆积如山,珠光宝气映得人睁不开眼。
李世民负手而立,望向殿外。
这些珍宝固然珍贵,但更让他欣慰的是各地使者口中描述的景象——三佛齐港口千帆竞发,撒马尔罕集市商贾云集,逻些城佛寺钟声悠扬……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气象。
“陛下。”
李纲颤巍巍出列,“老臣斗胆,请扩建太庙,以彰陛下不世之功!”
种师道也上前一步:“臣请效仿前朝建凌烟阁,为征战功臣画像立传!”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太庙、凌烟阁皆可缓。朕欲先做一事——”
他李世民指向皇城外隐约可见的市井轮廓,“拓宽长安街三倍,修建万国坊市,让各国商旅有驻足交易之所。”
“扩建汴河码头,使海上来的珍宝能直抵京师。”
“在城南建'四夷馆',供各国使节居住研习。”
群臣愕然,随即恍然大悟——陛下这是要以商业繁荣来巩固帝国根基啊!
“陛下圣明!”
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
……
靖康二年十一月,难得天气晴朗。
御花园里积雪初融,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琉璃瓦上,映得满园生辉。
太上皇赵佶一身素雅道袍,怀里抱着刚满一岁的赵瑾小皇子,正笑眯眯地逗弄着孙儿肉乎乎的小手。
郑太后则搂着赵柔柔,轻轻摇晃着。
小公主粉雕玉琢的脸蛋上还沾着一点糖渍,显然是刚偷吃了蜜饯。
“瑾儿,看皇爷爷手里是什么?”
赵佶从袖中摸出一枚精巧的玉铃铛,在赵瑾眼前晃了晃。
小皇子立刻睁圆了眼睛,咿咿呀呀地伸手去抓。
不远处,皇后朱琏、贤妃李师师、德妃王癸癸、淑妃柳海魅、才人柳如是、昭仪萧绰、美人柳梅、柳眉儿、李香等一众嫔妃围坐在锦毡上,手里飞针走线,正绣着各式各样的虎头帽、虎头鞋。
“姐姐,这虎眼睛用金线还是黑线好?”
柳海魅捻着一根丝线问朱琏。
朱琏抬眸轻笑:“金线吧,亮堂些,孩子戴着精神。”
萧绰手腕上的金铃轻响,她低头抚了抚自己隆起的腹部, “我们草原上的孩子,出生便要戴狼牙辟邪,不如再缀两颗小珍珠?”
“萧妹妹这主意好!”
王癸癸笑眯眯地点头,顺手将绣绷递给身旁的李师师,“师师姐,你手巧,这虎鼻子交给你了。”
李师师温婉一笑,葱白指尖接过绣绷,轻轻拨弄两下,那虎鼻子便栩栩如生地凸了起来。
柳如是抱着琵琶坐在一旁,指尖无意识地拨弄琴弦,奏出一段轻柔的调子。
柳梅、柳眉儿、李香三女则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花样,时不时偷瞄一眼远处嬉闹的赵谌和赵柔嘉。
“哥哥!看招!”
七岁的赵柔嘉裹着鹅黄色的小斗篷,像只灵巧的小黄鹂,弯腰团起一团雪,“啪”地砸在赵谌背上。
十一岁的太子赵谌故作严肃地转身,板着脸道:“柔嘉,偷袭非君子所为!”
“可我是小女子呀!”
柔嘉咯咯笑着,又捏了一团雪,撒腿就跑。
赵谌摇头失笑,突然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把将妹妹举起来转了个圈:“抓到你了!”
“哥哥放我下来!”
柔嘉踢腾着小腿,笑得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