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刑徒砖(2 / 2)

赵荼拖着木制假腿来查验时,骊山正在窑口添柴。火舌突然窜出吞没三名亲卫,焦尸倒地后竟拼成\"骊山\"二字。暴怒的监工长戟尚未刺出,手中兵器已熔为铁水,在地面蜿蜒出\"阿禾十四岁\"的字样。

冬至夜大雪封山,骊山潜入赵荼营帐。女儿蜷缩在兽皮榻上,腕间锁链刻满刑徒编号。当他举起陶刀时,赵荼的青铜假腿突然崩裂——木芯里涌出数百个被抹去名字的陶砖碎屑,瞬间爬满监工全身。

\"你典当的是骊山之名,可我是邯郸赵氏!\"赵荼在陶土包裹中嘶吼,却见碎屑上的\"骊山\"二字正蚕食他皮肤下的宗族刺青。当陶壳封住他最后一只眼睛时,营帐梁柱轰然倒塌,露出七十二块带血铭文砖拼成的墓志:\"赵荼杀匠九十九,今作砖魂第九九\"。

春祭日,骊山在女儿出嫁途中被征发修河渠。他摸向胸口想取出阿禾的陶偶,却抓出一把印着\"罪匠甲三二七\"的碎砖——自典当姓名那夜起,他再不能说出\"骊山\"二字,所有记录他存在的简牍都变成了空白陶片。

暴雨冲垮新渠时,上千刑徒看见惊悚一幕:骊山被洪水卷走的身体在半空碎成陶土,每一粒都嵌着带名字的砖块。那些砖石在下游聚成无名坟冢,碑文正是幽冥当铺契约的倒影:\"以名易咒,永世为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