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时节的水雾漫过漕渠,沈惜棠站在改良楼船的舵室里,手中黄铜规尺划过《河工要术》泛潮的纸页。
她望着两岸绵延的纤夫石桩,忽然将规尺按在舱壁的缠枝纹上:\"转舵七度半,避开卯时的漩流。\"
船工们拉动绞盘时,漕渠东岸传来石料崩塌的闷响。
沈惜棠举起千里镜,见塌方处裸露出成片的青砖,砖面鱼鳞纹与璇玑秘钥如出一辙。这是工部特制的\"龙鳞砖\",专用于加固漕渠暗堤。
\"停船!\"她甩出腕间金丝禁步,玛瑙珠串缠住舵盘,\"青杏,取盐漕衙门的测深锤来。\"
测深锤浸入浑浊的渠水,铜铃在水下发出奇特的颤音。
沈惜棠数着麻绳上的刻度标记,突然拽动三长两短——这是沈家船队测量暗礁的暗号。水面翻涌间,二十具精铁闸门缓缓升起,门板铸满北斗七星纹样。
萧珩的钢鞭击打闸门,火星四溅:\"这是永宣年间废弃的节水闸,怎会藏在此处?\"
\"大人请看闸板背面。\"沈惜棠泼上桐油,锈迹剥落处显出一幅阴刻的《漕渠龙脉图》。
她指尖划过蜿蜒的渠线,\"所谓龙脉,实为工部开凿的暗渠网络。这些闸门每逢朔望开启,借潮汐之力冲走淤沙。\"
疤脸船工突然惊叫,测深锤缠上段腐朽的铁链。
沈惜棠拽起铁链末端的青铜匣,匣面密布盐渍结晶——这是工部特制的防水机关匣,需用四时盐税砝码开启。
她将春分砝码插入锁孔,铜匣应声弹开,露出半卷泡烂的《军器图谱》。
\"是神机弩的改良图纸!\"萧珩钢鞭挑起残卷,\"这水纹印章...竟是兵部与工部合印!\"
沈惜棠抚过图纸边缘的蛀洞,忽然嗅到丝缕沉香气。她将残卷贴近炭盆,焦黄处渐显朱批:\"嘉靖五年,改弩机为织机,藏于苏州织造\"。字迹与父亲书房暗格中的批注如出一辙。
漕渠西岸忽然传来马蹄声,八百里加急的驿卒高举黄绫:\"皇商遴选三日后于金陵开试!\"
沈惜棠展开公文,云纹暗记遇水显形,竟是幅简化的《璇玑司堪舆图》,江宁织造局的位置被朱砂重重圈点。
\"即刻转道姑苏。\"她扯动传令旗,\"倭人既知璇玑司机密,必会破坏织造局的参选织机!\"
楼船夜泊枫桥时,沈惜棠立在甲板上细观星象。紫微垣第三星忽明忽暗,对应《漕渠龙脉图》某处暗闸方位。
她将璇玑秘钥按在船板缠枝纹上,暗舱翻开,露出成捆的磷粉浸染的冰蚕丝——这正是沈家参选皇商的\"天光锦\"。
\"姑娘,织造局走水了!\"
青杏的惊呼划破夜幕。沈惜棠望见西南方的火光,抓起改良的暴雨梨花针筒。
针筒内机括暗藏硫磺粉,遇热即爆的特性正好克制火势。她率众跃上赤马舟,见火光中隐现倭国死士的菊纹护额。
冲入织造局时,沈惜棠被热浪逼退三步。
二十架提花机在烈焰中扭曲变形,但正中那架精铁织机却完好无损——机杼处的北斗纹样正与璇玑秘钥呼应。她甩出冰蚕丝缠住横梁,借力荡到织机前。
\"三姑娘当心!\"
萧珩钢鞭劈开坠落的横梁。沈惜棠趁机将秘钥插入织机暗格,精铁护罩轰然开启,露出内藏的《璇玑司兵械册》。
火舌舔舐书页时,磷粉显形术自动生效,焦痕拼出工部在江南各处的暗仓方位。
\"取水龙!\"她撕下半幅天光锦浸入水缸,\"用叠浪法压制东侧火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