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单独执行任务(1 / 2)

来到骑兵连的大马厩,选了一匹战马,将装备捆上马背,随即跃上马背直奔虎亭据点。

又是搞副业的时候了。

不过之前是战狼小队集体行动。

今晚则由王野独自执行任务。

夜里的山路寂静无声,偶尔有夜鸟受惊飞离路旁草丛。

那匹刚换上的战马,经过骑兵连连长老兵的调教,状态极佳,面对险峻山路毫无惧色,走起来稳如磐石,连一丝晃动都未出现。

从阳村到虎亭据点约四十公里,仅用两个小时便抵达。

将战马系在一棵隐秘的小树旁,并给它戴上口笼,确保其安静无声,避免引来不必要的注意。

随后,王野从马背上取下某物。

接着抓起另一件东西直奔虎亭据点。

距离据点两百米处,他停下脚步,躲进一条土沟中。

此时,虎亭据点中央的三座炮楼已修复完毕,日军还在顶部安装了探照灯,三盏灯轮流扫向不同方向。

继续靠近风险极高,必须先破坏这些探照灯。

对王野而言,二百米的距离并不算远。

夜晚正面作战不易,但偷袭却能精准打击。

他举枪一击,一盏探照灯随即熄灭。

顿时,炮楼内外警戒的日军纷纷开火,无数子弹划破黑暗,如流星般飞向天空。

其余两盏探照灯则乱转乱照。

王野翻了个身,靠在沟壁闭目养神。

漆黑一片,他确信敌人短时间内不会贸然外出搜寻,索性小憩片刻。

不出所料,十五分钟后,尽管枪声不断,日军却始终未派人查探,因他们害怕野外藏有八路军埋伏。

一旦中伏,后果不堪设想。

待枪声逐渐稀疏,王野才再度起身。

再次扣动扳机,第二道探照灯光随即熄灭。

然而,这一次日军的警觉程度显着提高。

枪声甫起,敌人便凭借枪口的火光精确锁定了王野的藏身位置。

紧接着,无数子弹如暴雨般从三座碉堡的十几个射击孔以及据点外圈的二十多处环形工事或散兵壕中倾泻而出。

这一幕堪称壮观,璀璨至极!

但王野无暇欣赏,立刻滑入土沟,向另一处移动。

这次日军持续射击约五分钟后停止,依旧无人现身查看。

借助夜色与土沟的遮蔽,王野转移至第二个狙击点,却并未立即行动。

而是耐心等待近半小时,估计据点内敌军已放松戒备后,才重新坐起开枪,第三盏探照灯随之熄灭。

顿时,整个虎亭据点陷入一片漆黑。

这回终于有日军出来巡查,在密集火力引导下,一小队骑兵从据点大门蜂拥而出,朝王野所在方向疾驰而来。

王野利用土沟迅速撤离。

整夜枪声不断,据点里的日军一夜未眠。

连黑岛森田也不例外,次日清晨满脸倦容。

天刚亮,他亲自率领一支骑兵中队外出搜寻,展开拉网式排查,范围达方圆两公里。

虽然没有找到八路军的踪迹,但并非毫无收获。

游骑队长引黑岛森田来到一条小土沟旁。

“长官,您看。”探马队长从沟壑中拾起一枚弹壳,说道,“前夜那个土匪正是藏在这里发射的子弹。”

黑岛森田回头望了望据点里的碉堡,脸色顿时阴沉。

因为从这儿到碉堡足有两百米的距离,而那个土匪竟精准命中了目标。

对大部分接受过射击训练的士兵而言,击中百米内的人影并非难事,但要在两百米的距离做到,则需要长期的严格操练。

然而,夜间射击与白昼截然不同,更依赖天赋。

即使再勤奋,缺乏天赋的人也难以在夜晚准确命中远距离的目标。

夜间光线昏暗,从缺口到准星再到目标的直线定位失去了意义,更多依靠的是直觉,也就是所谓的手感。

昨晚的那个土匪,显然在这方面相当出众。

这人应当就是那一小队土匪的一员。

不过,主要还是这条小沟为他提供了掩护。

扫视四周,黑岛森田发现类似这样的沟壑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