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需要让这个年轻人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
这样,在未来的工作中,他才会更加注意,也不会总是怪罪他人。
正是吴魏的消极态度让何雨柱无法信任他。
吴魏点头承认,他知道何雨柱的分析很准确。
他确实有些悲观消极的想法,这可能导致将来工作中与同事产生矛盾,所以他不适合担任部门经理。
一开始,何雨柱指出这一点时,他还感到意外。
但听完评价后,他觉得何雨柱的话很公正。
何雨柱首先表扬了他的文案写得很好,这是他能力的认可。
然而,他的个人情绪确实对工作没什么帮助。
如果他能更积极一点,部门经理的位置可能就是他的了。
他不像那些不努力还抱怨命运的年轻人一样认为世界不公平,只是天生有一种消极态度。
“请放心,总经理,我不会觉得您的决定不公平。
我没有他们的野心,我的目标只是……”
年轻人吴魏接受了先进教育,因此在何雨柱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所受教育教导他要积极争取自身利益,而何雨柱的话让他意识到遇到了一位伯乐,尽管自己并非千里马,但仍值得被认可。
若他有好的创意或文案,总经理应该会给予部分奖励。
“可以,你的要求我能答应。
只要能写出优秀的文案,为公司创造显着效益或吸引更多关注,我都会给予奖励。”
何雨柱觉得可以接受这位年轻人的想法,因为只要他为公司创造价值,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此举不仅激励了这个年轻人,也让身后其他年轻人跃跃欲试。
他们原本以为何雨柱缺乏文化素养,没什么能力,如今明白了自己的偏见。
于是,所有人眼中都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认为他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太好了!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有奋斗的目标了!”
何雨柱看到这些年轻人,知道他们需要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他创办的公司和集团,初衷就是为了这些年轻人打造的平台。
只要这些年轻人敢闯敢拼、勇于创新,他就会为他们搭建这样的舞台。
因此,他并非没有能力,而是善于驾驭这些年轻人,这本身就是一种才能。
这一点,何雨柱是在冉秋叶提供的书中了解到的。
一个人的真正能力在于发掘和培养年轻人,让他们实现最大的价值。
\"那么,总经理,您认为我们之中谁有能力胜任部门经理?\"
终于有个年轻人按捺不住好奇心,想知道何雨柱是如何安排他们的。
或许他们中最有实力的正是他们最意想不到的那位。
所以大家都在期待地看着何雨柱。
何雨柱观察着这些年轻人,又看向刚才因紧张而情绪失控的王成业。
他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有不足之处,但所有人都有缺点,所以他依然值得继续培养。
至少,这个年轻人比其他人更沉稳。
更重要的是,这个年轻人很有抱负。
这也是何雨柱看重他的原因,所以他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次机会。
\"除了吴魏的文案,我也审阅了其他人的作品,大家的文案都很出色,仅次于吴魏的是一个叫王成业的年轻人,他的文案也很不错!\"
何雨柱认可了这些年轻人的才华,他知道他们都非常优秀。
但他也明白,既然这些人都如此出色,他必须从中挑选一位。
他最终选择了王成业,因为王成业不仅有抱负还有能力。
\"你们应该不会感到惊讶吧,他平时就非常努力,而且我发现他心胸开阔,还推荐了你们,而且被他推荐的人都很优秀!\"
何雨柱告诉这些年轻人,他们能在这里都得益于王成业的推荐。
王成业听完后,缓缓吐出一口气。
这一小动作虽不起眼,却被何雨柱捕捉到。
从王成业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这个部门经理职位很感兴趣。
既然如此,何雨柱也很期待他的表现。
王成业能向他推荐这些优秀人才,说明他的眼光值得信赖。
何雨柱注视着眼前的年轻人,认为王成业未来会带来更多惊喜。
他能公平地推荐他人,说明眼光和能力都不错,因此愿意给予机会。
在场的年轻人听罢,也认可王成业的眼光。
被推荐至宣传部后,他们对这个新部门充满期待,因为它更符合他们的职业规划。
“所以您是想让王成业当我们的部门经理?”
有人忍不住提问。
何雨柱对王成业颇为欣赏,闻言点头表示同意。
大家并不惊讶何雨柱的选择,因为他一向行事客观公正。
他对吴魏和王成业的文案评价准确公允,众人也承认吴魏文笔出众。
他们彼此熟悉,清楚各自实力,认同何雨柱的评判。
最终,何雨柱宣布由王成业担任新部门经理,此事就此定下。
何雨柱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作为新部门的经理,他需要听听他们的意见。
早些表达分歧总比工作时发现问题后再调整要好,那样可能需要重新规划。
因此,他鼓励这些年轻人说出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