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紧急(1 / 2)

于是,于海棠从公关部挑选了几位优秀人才,却全是男性。

她将这些人带到何雨柱办公室外,亲自培训一番后,便准备进去向何雨柱汇报此事。

“人我已经帮你挑好了,不知你打算如何使用他们?”

于海棠进入何雨柱办公室后,直接提及此事,自认为表现得十分出色。

他期待何雨柱能夸奖自己。

此刻的何雨柱正忙着整理公司合并的相关资料,同时还有些新想法需要记录下来。

这类构思是其工作的基石,需要不断完善。

如果过程中发现更优方案,他也会及时调整。

因此,何雨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思考问题时,都会将要点记在笔记本上,随时补充新的灵感。

所以他全神贯注于工作时,绝不愿被打扰。

然而于海棠未经敲门便径直闯入,着实让他分了神。

尽管有些不满,何雨柱并未出声,只是默默看着于海棠。

这些年两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但何雨柱意识到,今后必须改正这种随意进屋的习惯。

“为何不敲门?你这样突然进来打断了我的思路,把我吓了一跳!”

于海棠的贸然闯入打乱了何雨柱的思绪,他抬起头略显不悦地说道。

于海棠听完后有些难以置信,他原以为何雨柱会表扬他,却没想到何雨柱会以这样的态度回应。

何雨柱刚才专注书写的样子让于海棠下意识地开口,根本没多想便说了那句话。

可现在看来,他的行为确实打断了何雨柱的思绪,这确实是他的失误,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做法并不妥当。

“抱歉,我一时忘记了您的叮嘱。

我以为您交代的事比较紧急,就擅自挑选了几个人,您现在想看看吗?”

于海棠一贯对何雨柱十分恭敬,无论何雨柱说什么,他都会毫不犹豫地遵从。

正因如此,何雨柱多年来对他的表现还算满意。

何雨柱觉得,尽管于海棠不如冉秋叶那般温柔体贴,但胜在听话。

而冉秋叶虽外表温婉,内心却很有主见。

因此,于海棠在他面前显得格外可靠。

然而,令何雨柱意外的是,于海棠竟然主动献殷勤,甚至趁他醉酒时占了便宜。

何雨柱事后回忆起当时于海棠楚楚动人的模样,也不免有所触动。

当时冉秋叶不在身旁,所以他才会被于海棠得手。

“这事不用急。

让他们在外稍等,看看有没有学新闻或播音的。

若有,直接带过来;若无,再去公关部找找。”

何雨柱感到惋惜的是,如今的学校并未开设广告或宣传专业,否则他可以直接选用这类人才。

但他相信,学播音和主持的学生在校期间也接触过相关课程,于是提出了具体要求。

于海棠听后心中一沉,他之前拒绝的两个女生正是学播音的。

公关部经理曾提过此事,但当时何雨柱并未明确指示,他也未曾重视。

何雨柱提出具体要求后,于海棠只能照做。\"我出去看看这些人里有没有学播音的,如果没有就换人。”

何雨柱说完,于海棠立刻反应过来。

多年来,于海棠早已习惯何雨柱的行事风格,在他安排任务时总能迅速应对。

“记住,最好有几个播音或新闻专业的,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有帮助。

忘了告诉你,我想成立个宣传部门,你有什么想法?”

何雨柱公事公办的态度让小绿宝印象深刻。

于海棠希望能得到何雨柱的关注,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

女人有时候很贪心,这些年跟着何雨柱,他已习惯被照顾。

如今何雨柱的公事公办态度让于海棠感到不适。

他最初靠能力跟在何雨柱身边,但这些年也养成了依赖。

何雨柱有时会手把手教他,他也学到不少,却逐渐丧失了 ** 思考的能力。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我对这个部门很感兴趣,你打算怎么做?”

于海棠没想到何雨柱动作这么快,刚回公司就要成立宣传部。

他不清楚具体要宣传什么,只知道这些年公司与官方关系很好,官方也常免费为他们宣传。

现在何雨柱又要成立新的宣传部门,他虽不知目的,但相信何雨柱的做法不会错。

何雨柱能力出众,这也是于海棠欣赏他的原因。

何雨柱一直有独特的才能。

“我想问问你对去公关部或宣传部当经理的看法。

宣传部刚成立,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试试,这很符合你的专业!”

当何雨柱计划成立宣传部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于海棠。

于海棠本身就很优秀,在她担任工厂广播员期间,何雨柱听过她的广播,那些稿件都是她自己撰写的。

因此,他对于海棠的工作态度深感钦佩,同时也喜欢她认真工作的模样。

不过,他不清楚于海棠现在的想法——是想担任宣传部经理,还是留在他身边。

其实留在他身边也不错,他确实需要像于海棠这样细心体贴的人。

所以,何雨柱的意思是让于海棠自行决定。

一旦她做出选择,他就能采取下一步行动。

若她留下,他会另外挑选宣传部经理;若她想做经理,则需再找两位秘书。

因为这份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多年来于海棠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他已习惯。

“如果我愿意做宣传部经理,我能胜任这个职位,但你的安排怎么办?”

实际上,于海棠并不太想去做宣传部经理,因为这意味要离开何雨柱。

但这个位置对她也很有吸引力。

正如何雨柱所说,于海棠曾经是个有能力和抱负的人。

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她觉得自己不应错过,所以想听听何雨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