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吃一惊(1 / 2)

马华听得一脸茫然,被那些复杂的手法弄得不知所措。

何雨柱之所以看中马华,还因为他看起来很诚恳,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

此刻,何雨柱觉得马华单纯得很,似乎很好对付。

但经过特训后,局面可能会逆转。

第一副白手套制作完成。

为了加深马华的印象,何雨柱决定当面淘一件普通物品,让他大吃一惊。

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明白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两人四处逛了一圈,马华见到一个二手货,总是跃跃欲试。

比如一台九成新的收音机,才一百块。

“师父,这东西不错,邻居刚买的新款,一百八十块呢。

咱们买下它,转手卖一百二十块,肯定能出手。”

“你那点小心思!要是想赚这点小钱,干嘛非要冒险来这儿?随便做个小买卖都比这强。

你先别说话,今天先看我的。”

马华跟着何雨柱,发现他只对不起眼的小物件感兴趣,总是在那些角落里翻找。

逛了一整天,何雨柱最终停在一幅画前。

当他看到那幅画时,内心激动不已。

他本只是想找件稍有价值的古董给马华看看罢了。

没想到,真的发现了稀世珍宝!

这是真的吗?

“鉴定!”

何雨柱默默祈祷。

片刻后,系统启动。

【恭喜宿主,获得齐白石大师的《山水十二条屏》真迹,奖励技能点一百。

太幸运了。

何雨柱欣喜若狂。

这类级别的珍品可遇不可求。

前世,他曾读过一篇关于《山水十二条屏》拍卖的新闻报道。

《山水十二条屏》存世仅有两套。

一套是1932年齐白石为四川军长王缵绪所作,另一套则是献给京城名医陈子林五十岁寿辰的礼物。

先前有第二幅作品流落民间,历经多次转手,甚至跨越海峡两岸,仅在建国初期展出过两次后便消失无踪。

直至此次拍卖会,《山水十二条屏》再度出现在公众眼前。

未拍卖前,专家预估价格为五亿人民币,却出乎所有人预料,最终以含佣金九点三一五亿人民币成交。

此乃画品拍卖史上的最高价,也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艺术品,被誉为“**第一贵”

马华见师父费尽力气,最终竟选中一幅纸张泛黄、还有虫眼的旧画,心中满是疑惑。\"师父,您这是想收破烂吗?这东西连当厕纸都不够格!”

何雨柱轻轻敲了下马华的头,“这么珍贵的国宝,到了您这儿就成了擦屁股的?”

摊主显然并不识货。

何雨柱出价五十元,摊主却要五百。

马华急得拉住师父胳膊:“师父,这东西连一块钱都不值,您怎能给这么多钱?”

摊主听罢,轻蔑地收回画,说:“原来是两个傻子,回去吧,我不卖了!”

何雨柱岂会不知对方心思,但他并非初学者,假意怒斥马华:“你知道什么?这可是有人模仿齐白石大师之作,虽是仿品且破损,但三十五元还是值得的。”

摊主本就半吊子,一听这话有板有眼,不禁露出犹豫之色,重新将画摆出。

“兄弟,我是真心想要您的画,不是为了赚钱,只是喜爱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买不起真迹,只能买个仿品把玩。

给个实在价,我就买了!”

摊主听了,迟疑片刻说:“既然你是懂行的,之前见过你,既然明白人,那就不哄你了,两百元拿走,不讲价!”

何雨柱毫不迟疑,当场拿出二百元,让摊主包好画。

马华心疼不已,心里不太高兴,觉得师父太过浪费。

何雨柱叮嘱马华好好保管,回去就说这是家里祖传的,别提是从**买的。

马华虽不明所以,但师父吩咐的事,自然照做,再不多言。

两人骑车直接前往大领导家。

自大领导身体康复以来,何雨柱与大领导一家关系愈发亲密。

何雨柱时常过去帮忙做饭、聊天或对弈。

今日假期末尾,本就有意拜访,现在正好也让马华增长些见识。

大领导见到何雨柱登门,十分高兴。

近来不知何故,秘书送来的文件明显减少,往日频繁的会议也戛然而止。

他多次询问原因,却总是被含糊带过。

习惯了忙碌的大领导突然变得空闲,颇感不适。

何雨柱让马华取出那幅画。

马华遵照师父指示,称此画为家族祖传之物,只是未曾妥善保存,一直被搁置角落。

近日偶然发现,原想丢弃,恰巧被师父看到,师父得知大领导喜好书画,遂将其带来供其参考。

大领导让马华将画展 ** 铺桌上,仔细端详。

只见落款写着“齐白石”

三字,他不禁眼前一亮。

不过他并未轻信,毕竟这般珍品绝无可能流入普通人家。

他反复审视良久,越看越觉难以判断,这仿制水准实在高超,连他都难以分辨真伪。

“拿个放大镜来!”

大领导吩咐张姨取放大镜。

逐帧细查后,依旧难以确定。

“柱子,照理说这应该是赝品,可我实在无法判定。”

“为何这么说?”

“齐白石先生乃当代大家,离世不久,如此传世之作断不该流于民间。”

“所以您认定这是假画?”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