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经历了朱诚找茬的那件事情后,军营里不少人看着晏青禾的眼神都变了。
他们似乎暗地里得到了什么消息,见到晏青禾都下意识绕道走。
往常有些士兵还敢在看到晏青禾的时候指桑骂槐,如今,却没人敢出声了。
哪怕是朱诚再看到他,也都立马顿住脚步,迟疑了一下,转身离开了。
晏青禾倒是没将此事放在心上。
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是不受欢迎的。
哪怕他没杀了那些企图羞辱原主的士兵,这里的士兵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脸色,毕竟原主的身份本就尴尬。
这段时间他也已经查清楚了。
晏义成是皇后那边的人,也是害死先皇后的罪魁祸首之一,与澹台冥是杀母仇人的关系。
而且,正是因为晏义成格外针对澹台冥,想把澹台冥弄死在这边境内,才会在粮草等方面做手脚,这里的士兵才会过得格外艰难。
军头同晏青禾说过,有一年正值严冬,北越来犯,这里急需粮草和棉衣,澹台冥已经往京都送了几次急报,但朝廷却迟迟没有送来所需的粮草和棉衣。
后来好不容易送来了,却都是些发霉的粮食和裹着柳絮的棉衣,那一仗死了很多士兵。
虽然靠着澹台冥的领导,他们打赢了那场仗,但士兵却死伤无数。
甚至很多好不容易活下来了,却留下了不少病痛,之后便是还能上战场,也没了之前的英勇。
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晏义成。
甚至在他们打赢了这一场仗后,晏义成还在朝堂表示,经过这一仗便可以得知,他们送来的粮食和棉衣是完全足够的,不但没有任何嘉奖,甚至还责怪边境的将士吃得太多,怀疑以前送来的那些粮食都被他们故意囤积起来,拿去卖了。
还要治他们的罪。
是朝中的几位阁老看不下去了,在朝堂上破口大骂,骂得那晏义成狗血淋头,他才不敢再议论此事。
但从那以后,朝廷送来的粮草和其他生活物件也越来越少了。
澹台冥也不得不缩衣节食,用其他的法子为将士们换取粮食和衣物。
而此类事件,这十三年里数不胜数。
讲真的,得知了这些往事后,晏青禾觉得澹台冥在先皇后的忌日没直接让人把原主大卸八块,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人的情绪本就复杂幽深的,对仇人之子善良……换做是晏青禾也做不到。
叹了一口气,晏青禾垂眸看了看手中的书,又抬眸看了看澹台冥的营帐,犹豫着没有过去。
他转身想走。
可是脚才迈开两步,又忽然顿住了。
忽然这般矫情,倒也不是全然因为得知了太多的往事,而是他忽然发觉,澹台冥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接纳他,实在不可思议。
上位者的心思本就难猜,若是猜错了,亦或者踏错一步,他就死无葬身之地。
倒不如乖巧地留在那火头军里。
若他是澹台冥……
晏青禾认真想了想,觉得若他是澹台冥了,亲生母亲惨死眼前,被父亲和继母算计着来到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每天都在提心吊胆自己哪天就死了。
吃尽了苦头,结果还要被迫迎娶仇人的……儿子!
简直奇耻大辱!
若是他,真恨不得将这所谓的太子妃大卸八块,挫骨扬灰!
哪怕知道对方是无辜的,可……谁不无辜呢?
人在经历了太多的心酸苦楚时,心是逐渐麻木的,甚至在逆境中,都得靠着仇恨才能活得下去。
反正他是善良不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