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两重天的服务前培训
黄河岸边寒风凛冽,黄河故道冻得像块老冰糖,冰面如镜。我裹着厚厚的棉袍,撅着屁股趴在冰面上,耳朵紧贴着手里的一根三尺长空心竹管。
赵匡胤蹲在旁边往我脖领里塞雪团子:“苏兄这‘听地筒’当真不是酒器?要不让老石扛两坛梨花白过来润润?”
“你当谁都跟你似的酒囊饭袋?”我踹开他冻得发红的熊掌,竹筒里传来细微的噼啪声,“我在测冰层厚度。这冰面看似坚固,实则厚薄不一,若不提前探明,大军过河时恐有危险。七丈外有处冰层不足三寸,让辅兵把草席铺过去!”
赵普拢着貂裘凑近冰洞,呵出的白气糊在镜片上:“《考工记》载‘冰厚六尺,方可行舆’,苏大人怎知此处薄弱?”
“这叫应力集中!”我掏出炭笔在冰面画圈,“看见冰纹走向没?交叉点就是承重极限,好比你们汴梁城虹桥的...”
“打住!”赵匡胤捂住耳朵,“每回扯上什么力什么学,老子梦里都是鬼画符!”
赵普拢挑眉:“难不成是这竹管有玄机?”
我解释道:“这叫‘听地筒’,空心竹管贴冰听声,声音沉闷处冰层厚,清脆处冰层薄。我已标记了几处薄弱点,待会儿让人加固。”
三十名斥候拖着草席在冰面蛇形铺展,远远望去活像给黄河打了块补丁。石守信扛着铁锹过来,瞅见冰下泛着幽蓝的河水直缩脖子:“当年契丹人冰面行军,走着走着就喂了龙王,咱这破草席顶用?”
“这叫增大受力面积。”我扒开积雪示范,“压强等于压力除以接触面积——哎你们别走啊!简单说就是胖子趴着掉不下去!”
赵匡胤赞许地点头:“苏兄果然心思缜密。不过,敌军若从薄弱处突袭,我们岂不是前功尽弃?”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赵兄,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敌军绝不会想到我们会在此处设伏。况且,我还有后手。”
回到邺城军营,军械库里飘着蜂蜡与硫磺的怪味,我正指挥工匠给竹筒套蜡模,赵匡胤拎着个炸成喇叭花的铁罐冲进来:“你管这叫‘掌心雷’?昨儿试爆把老王头胡子燎了,可比前几天祭天时候的烟花威力大了不少!”
“说了火药比例还在调试!”我抢过残骸检查,硝石碎屑簌簌往下掉,“都记下来——炭粉多加两成,裹药纸换桑皮纸,引线浸蜂蜡防潮。”
赵普拈起枚蜡封竹筒端详:“《武经总要》里火药方子需投石机投射,苏大人这‘雷鸣筒’埋在冰下,莫不是要学周瑜火烧赤壁?”
“冰火两重天嘛。”我摸出手机瞄了眼农历界面,“五日后有大雾,等汉军前锋过河,咱们就...”
“报!马厩失火!”亲兵撞进门时,我眼睁睁看着石守信举着火把凑近火药箱,赵匡胤一个扫堂腿把他撂倒,火星子擦着药粉堆掠过,三十斤火药在箱子里闷声放了个响屁。
“老子迟早被你们气出脑溢血!”我抖着满脑袋黑灰咆哮。
夜幕降临,黄河冰面上人影绰绰。我指挥士兵将一个个蜡封竹筒埋入冰层,竹筒内装满了火药,外观看似浮冰,难以察觉。
“苏少卿,这‘雷鸣筒’真能炸开冰面?”一名士兵疑惑地问。
我点头:“放心,虽威力有限,但足以制造混乱。记住,点燃引线后迅速撤离,切莫贪功。”